吴俊升教育哲学管窥——以《教育哲学大纲》为中心的考察
本文选题:吴俊升 + 教育哲学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教育哲学是吴俊升最主要的学术旨趣,《教育哲学大纲》则是他最重要的教育哲学著述之一。透过吴俊升的学术生涯,以《教育哲学大纲》为中心,可以看到,正是通过开拓教育哲学的新体系、推进杜威教育学说的发展、寻求适合中国的教育哲学,吴俊升确立了他在中国教育哲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Abstract]: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Wu Junsheng's main academic purport, and the outline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is one of his most important works on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Through Wu Junsheng's academic career, focusing on the outline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we can see that it is through exploring a new system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hat Dewe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Dewey's theory of pedagogy and seeks a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suitable for China. Wu Junsheng established his unique 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上海市"晨光计划"资助项目《在断裂中承续:教育学发展的中国道路》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王雪峰,高畅;尴尬的教育学和教育学的尴尬[J];保定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4 阎光才;教育的功能、功用到功效──20世纪西方公共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进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刘复兴;教育政策活动中的价值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刘复兴;市场条件下的教育公平:问题与制度安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陆作生,吕菊,董翠香;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8 刘伟;;从教育价值观角度探讨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发展[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谭月娥;李景;;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真正的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何林,王庆光;试论英语学科的素质教育[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彭拥军;;高等教育功能研究的反思[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张斐;;文化传承与认同中的音乐教育[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周歌;;农村幼儿园音乐教育投入现状的调查与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透视与反省[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唐德海;大学课程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7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曹一鸣;数学教学模式的重构与超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玲;新世纪研究生德育内容体系及途径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2 万作芳;论教育异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兰军;主体性教育思想视野下的学校管理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建农;湖北省大学毕业生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洪兵;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范丹红;女生教育的病理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李文卿;素质教育与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周青山;我国小学小班化教育问题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高彦文;中美中小学教育现状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黎丹;主体性化学课程教学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799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99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