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反思性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本文选题:反思性学习能力 + 培养 ; 参考:《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19期
【摘要】:反思性学习能力是新一代创新型人才必备的一种学习能力,通过反思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促使学习者学会学习。本文从建构主义和终身教育的理论出发,结合教学活动实践,对学生进行合理化指导,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反思性学习能力。
[Abstract]:Reflective learning ability is a necessary learning ability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Through the cultivation of reflective learning ability, learners can learn to learn. This paper, starting with the theory of constructivism and lifelong education, combines with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activities to guide the students in rationalization, and to cultivate and improve the learners' reflective learning ability.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
【基金】:2009年河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高校英语教学改革中反思性自主学习模式构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相关研究成果,课题编号:094572146
【分类号】:G4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喻晖;徐锦芬;;培养大学生反思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J];外语研究;2007年06期
2 郑菊萍;反思性学习简论[J];上海教育科研;2002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萱;;Blog:构建大学生反思性学习的新模型[J];职业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2 陈丹;;反思对操作技能形成的影响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苏堪宇;论学习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4 田圣会;;试析反思性学习的目的、功能、特征与理论基础[J];教育与职业;2008年20期
5 王朋;;反思性英语学习模型的构建与实施[J];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6 李志广;;提高师范院校学生学习数学能力之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14期
7 吴明玉;;试论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2期
8 蒋文;;在反思性学习中实现专业成长[J];南方论刊;2009年06期
9 王增理;;提高注重反思策略 突破英语阅读障碍[J];科技信息;2009年31期
10 王增理;;注重反思引导 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J];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慧;学习支持问题库的设计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常春艳;数学反思性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妍;初中生英语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杨云;阅读教育的相关问题与思考[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3 濮丽萍;反思性学习对临床实习阶段护理专科生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4 王然;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道德教育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5 左茜;高考化学备考复习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与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智英;促进知识建构的网络课程学习情境创设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7 李荣妮;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学习策略的反思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腾;小学科学课的虚拟学习情境设计[D];河北大学;2008年
9 刘淑芳;高中生化学笔记功能的开发与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郑辰;中学区域地理“反思性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熊川武;论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年07期
2 刘希栋;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教学研究;2004年10期
3 涂荣豹;试论反思性数学学习[J];数学教育学报;2000年04期
4 孙立立,钱小陵;元认知指导下的反思性物理学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4年03期
5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6 杨静;语文反思性学习的操作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兰福春;;初中数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2 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3 范高柏;;论青年创新人才的素质特征[J];科技资讯;2010年01期
4 裴新宁;段敏静;李馨;;教育技术:探索领域、价值追求和从业者的责任——与迈克尔·莫伦达博士对话AECT教育技术2005定义中的几个“风向”[J];中国电化教育;2010年01期
5 孟宪霞;;美国公民教育鉴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年01期
6 皇甫红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7 方剑;;成功与失败的一步之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06期
8 寇丽;;对教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创新素质的深层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04期
9 朱轩;;杜威的教育思想与新课改理念的比较研究[J];现代交际;2010年01期
10 唐荣斌;;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之国;;和声·涅i谩髑究坪蜕萄舾晌侍獾乃伎糩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刘诚;;论和声分析教学[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张宝华;王进;;斯波索宾小组《和声学教程》利弊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郑刚;;师人长技 济时之需——评新版《调性和声及二十世纪音乐概述》[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海冰;;和声学习的合理化进阶[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德隆;;和声学及和声教学的人文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周强;;主科严格对位的教学思考[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李兆辉;张大伟;马文英;;在原电池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韩爽;王宝珍;周伟红;刘松艳;;大学化学学习兴趣实践分析与探讨[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叶非;付颖;白靖文;徐雅琴;;农业院校化学系列课程网络辅助教学平台的构建[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齐林泉;成长2009:开启没有终点的未来[N];中国教育报;2010年
2 记者 王晶 特约记者 梁炜;3年内将减少三分之一[N];湖北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孙文振;民族汉语教材:为少数民族学生学汉语搭起“便捷桥”[N];中国民族报;2010年
4 徐其广 孙守信;襄城高产大豆巡回展深受农民欢迎[N];农民日报;2010年
5 科边;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专委会工作会在蓉召开[N];四川科技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蒋秀娟 实习生 佟郡;严肃游戏:“姓教”还是“姓游”?[N];科技日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咏梅;网游行业发展激活人才旺市[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刘冰;周少波扎根产权市场的学习者[N];中国企业报;2010年
9 巩海江 赵佩星 王巧玉;市科协全面加强青少年科技教育[N];晋中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徐玢;怎样让体验者感受科技的神奇?[N];科技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炜;全语言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静;第二语言伴随性词汇习得中任务含量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彭希林;新农村建设中培养新型农民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东;论诚信观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管博;汉英表征宏事件的差异对中国学习者动词—小品词组合使用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姜丽华;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祝新宇;中学多样化课堂教学诊断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夏天;研究性学习支持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开飞;个性化推荐学习系统的模型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腊梅;基于本体的学习资源生态化管理与应用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堂柳;基于教学反馈模型的远程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4 肖海彦;初中生心理耐挫力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海义;基于Web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于书林;英语写作教材评估框架建构及对三本英语专业写作教材评估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7 冯旭鹏;构建基于SNS的研究生校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探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杨清;终身教育理念下江西省大学后继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王敏;大学英语教学中过程大纲对自主学习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黄小年;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7985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7985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