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注重理解的多媒体学习软件设计及其实例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25 09:24

  本文选题:理解 + 多媒体学习软件 ; 参考:《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12期


【摘要】:理解是任何形式学习的最终目标,大多数学习者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学习时,出现如创建学习情境有难度和缺乏自我认识等问题,这些都是学习者难以进行理解性学习的原因。针对以上问题,文章阐释了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习者理解,介绍注重理解的多媒体学习软件的设计策略,并给出一个具体实例。
[Abstract]:Understanding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any form of learning. When most learners use multimedia software to learn, problems such as the difficulty of creating learning situations and the lack of self-awareness are the reasons why learner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explains how to use multimedia technology to help learners understand, introduces the design strategy of multimedia learning software, and gives a concrete example.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课题“网络环境下中学理解性教学的实验研究”(批准号:BCA090078)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教育技术领域新界定”的再解读——对AECT05教育技术定义的理解和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占良;一体化智能教学网络平台[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翔;对高等数学学习中“过程性”错误的思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韩丽艳;王秀敏;安立奎;;信息技术教育的概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6年02期

3 胡小勇,祝智庭;教学问题设计研究:有效性与支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4 刘志华;;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能手大赛引发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小勇;问题化教学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林海;数学理解性学习与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永红;走向理解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超;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道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天彬;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蔡庆有;数学理解语境观及其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蓉;科学教育中知识与技能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翅;中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7 刘晓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升顺;基于VIP排队方法的英语单词学习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水福;新加坡华文教学校内阅读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任丽萍;中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亦鸣,曹明,沈兴安;国外大脑词库研究概观[J];当代语言学;2001年02期

2 黎加厚;创造学生和教师的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教育信息化的“生命环境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彭绍东;解读教育技术领域的新界定[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廖海林;关于记忆与遗忘定量研究的两个数学模型[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张建伟;当代教育技术学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J];教育研究;2002年04期

7 席洁;;远程网络教育学习评价初探[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8 王立春,高阳,陈世福;AODE中基于强化学习的Agent协商模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9 王春岩;许帮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评价制度改革初探[J];网络科技时代;2007年04期

10 杨凯,滕至阳;基于Client/Server的浏览式网络课件的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明选;陈艳;;论基于知识理解的网络课程设计[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郑豪杰;课程的品质本该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康丹;教育信息化的大蛋糕谁能吃到?[N];计算机世界;2001年

3 郑州市金水区教文体局局长 吴学军;为课改插上信息技术的翅膀[N];河南日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郭晓静;新课程改革新在哪里[N];重庆日报;2003年

5 四川省广汉市金广学校 黄忠英;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N];学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友超;论教育的理解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怡明;基础教育均衡视域下异质化教学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书昆;民办学校的性质及其制度安排[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马勇;论理解性教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徐亮;论理解性德育[D];河南大学;2007年

4 陈艳;以理解为目标的网络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5 孔利华;解释学视域的教育技术[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杰;学校教育中学生道德理解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郑雪娇;基于学生作业的认知诊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底亚楠;基于博客的教师教学反思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00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800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