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国难中的中国教育检省及其现实关照——以罗家伦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18-04-25 13:24

  本文选题:罗家伦 + 教育检省 ; 参考:《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04期


【摘要】: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大员罗家伦对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之道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他指出: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亟待中国化与民族化;教育内容与专业设置必须适应社会需要;教育发展要求政治清明与社会稳定;常规教育与抗战教育的关系应为"平时做战时看、战时做平时看"。罗家伦的这些观点基本上以教育救国为出发点,以抗日救亡为现实关照,其不少论述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至今仍有值得借鉴之处。
[Abstract]:In the 1930s, Luo Jialun, an educator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made a series of discussions on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of Chinese education. He pointed out that th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educational thought should be nationalized and nationalized, the educational content and specialty should be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should require political Pure Brightness and social stabil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ventional education and anti-Japanese education should be "peacetime and wartime." Luo Jialun's views basically regard education and national salv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 take the anti-Japanese national salvation as the realistic concern. Many of his expositions reflect certain rationality and are still worthy of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萍;;“春风化雨”:蔡元培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书架[J];教育;2010年05期

3 夏余才;李莉;;要想大学思想自由就要给其“松绑”[J];教育与职业;2010年07期

4 ;盘点北大怪才:数学考零分的当了清华校长[J];乡镇论坛;2010年06期

5 黄勇生;;待开垦的处女地——《新潮》小说研究[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03期

6 冯夏根;胡旭华;;注重学术 服务民族——论罗家伦的大学理念[J];现代大学教育;2009年01期

7 邓小林;;“二水三山之间,正是理想的学术都城”——以罗家伦的教师聘任观为中心的考察[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2期

8 杨早;;罗家伦:“宣言”起草者的矛盾心态[J];同舟共进;2009年05期

9 李涛;陈玉玲;;国立清华大学的现代化、独立化改革——罗家伦与清华大学[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陈远;;“五四”后人的人生际遇[J];人民文摘;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前五十年的办学理念[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2 高谦民;;南京师范大学前五十年的办学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3 邱志红;;从辜鸿铭在北大任教始末看北大“英文门”时期的师生状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8年卷)[C];2009年

4 薛文婷;;民国时期体育广播的诞生、发展和衰落[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5 姜涛;;开放“本体”与研究视野的重构(初稿)——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A];新诗研究的问题与方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维开;;中国国民党六届临时中全会研究[A];一九四○年代的中国(上卷)[C];2007年

7 萧弘清;吴瑞南;张宏展;郑楠盛;陈清水;;现代化大学图书馆应有之照明品质及节能设计——以台湾科技大学为例[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8 江沛;;中国国民党早期军队政工制度的演变:1924—1928[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金强;;从省港澳地域观察孙中山的求学与革命[A];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C];2006年

10 黄宇和;;任重道远:孙逸仙成长之重要性及探索之重重困难[A];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史轩;纪念梅贻琦校长诞辰120周年[N];新清华;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志研;难忘蔡元培先生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10年

3 ;孙中山画像成国民党“压箱宝”[N];团结报;2010年

4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郑师渠;蔡元培的“洪水”论[N];光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陈振凯;为了再现北大红楼原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6 鲁迅研究专家 陈漱渝 北京大学教授 陈平原 《人民文学》主编、文艺评论家 李敬泽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高旭东;青春中国[N];人民日报;2009年

7 孙慨;风起云涌:“五四”时期的中国摄影[N];中国摄影报;2009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李金金;北大红楼:重张“五四”旗帜[N];北京科技报;2009年

9 李集;北大红楼:五四运动策源地[N];中国文化报;2009年

10 史轩;短暂而辉煌的国学研究院[N];新清华;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小青;从东南大学到中央大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石雅洁;《东方杂志》办刊特色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2 刘心力;新潮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孙晓燕;从激烈的社会批判到沉稳的学理探求[D];河南大学;2006年

4 宋俊;蒋廷黻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钊;国民政府战时教育方针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801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801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