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过学死”现象内蕴的主导教育价值观——兼论教育的自我救赎
本文选题:过学死 + 教育价值观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7期
【摘要】:"过学死"是当前教育异化的一种现实的极端现象,这种异化现象的始作俑者是其背后内隐的社会主导教育价值观。该价值观在认识论上有两个基本假设:成功的教育在于按照社会认同的规格将作为自然生命的个体改造成为特定化的社会生命个体;学校对社会单向负责。在方法论上则通过派生的教育三个定位奠定了学校教育运行格局的基础。教育要实现自我救赎,就必须调整已有的教育价值秩序,消弭社会主导教育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实现"三个回归"。
[Abstract]:"Over learning to die" is an extreme phenomenon of current educational alienation. The initiator of this alienation is the social leading educational values hidden behind it. There are two basic hypotheses in Epistemology: the successful education lie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individual as a specific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social identity. In order to realize self sal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adjust the existing educational value order, eliminate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values of the social leading education, and realize the "three return" in order to realize self redemp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self redemption.
【作者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中心;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思乐;;基础教育之本:保护和依托儿童学习的生命自然——兼评抑制频考文化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琳;历史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探析[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吴亚林;;论学校教育的文化价值构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李福华;主体性:教育文明的追求与尺度——主体性之于教育的解释学分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冯秀军,高庆珍;民族精神概念论析——概念的词义解析、历史考察及方法论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陈锦燕;;中小学教师权威的合法性探析[J];河池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6 彭湃;境界教育:当代高等教育的结构性缺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2期
7 李爱莉;军校教育改革须以学员主体性为核心[J];海军院校教育;2003年01期
8 王红力,刘世香,陈晓枫;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社会心理学研究[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蒋爱林;“遭遇尴尬”的背后——对大学语文现状的深入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杨柳;思想政治教育现代价值的思考[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凯;发展性校本学生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宋晔;校园伦理智慧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张建琼;课堂教学行为优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杨莉君;创造教育障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丁海东;儿童精神:一种人文的表达[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荀振芳;大学教学评价的价值反思[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燕;课程价值取向之“应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朱为鸿;当代中国高等教育若干理念及其伦理辩护[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平;论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教学建构[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4 王双兰;课程改革中教师权利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边立志;促进学生发展的外语教学评价模式的理论建构[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玉平;试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红梅;试论学习过程中学生心理自由及其教学促进[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9 洪中元;试论课堂教学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湘韵;问题教学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民辉;教育处在危机中 变革势在必行——兼论“应试教育”的危害及潜在的负面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天野郁夫 ,司荫贞;教育的国际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2 张晓鹏;;须从教育观上改起[J];湖南教育;1983年04期
3 稻村博 ,胡健;学业荒废的根源[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4 胡静;;关于中学理科教育几个问题的意见[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5 金世柏;;改革教育思想,加强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6年04期
6 余衍漪;谈谈教育思想的转变问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李启芝;高师学生教育观念的培养初探[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8 田殿山;人的需要和教育价值的考察[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潘懋元;;关于现代教育与教育现代化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7年04期
10 周u&;颜慧;;对荀子《劝学篇》的再认识[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蔡建华;;追求价值引领和自我构建的和谐统一[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理智;创新教育观念误区分析[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陈 方 王劲松;网络要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N];光明日报;2000年
3 王海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实[N];光明日报;2000年
4 平学;理论与实践的沟通[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陈至立;纪念《谈话》发表一周年 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1年
6 记者 尹鸿祝 吕诺;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全国同行发出倡议书[N];人民日报;2001年
7 吴结 邓顺国;个性化教育浮出水面[N];亚太经济时报;2001年
8 徐党政;“素质教育安排在下午”[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中学校长 孔宪君;以德治校的关键是师德建设[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10 河北经贸大学 信利红;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不容忽视[N];大众科技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付八军;蒋梦麟及其教育价值观初探[D];湘潭大学;2001年
3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全民;素质教育评价机制试构[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陈春红;试论儒家和谐教育理念及其现代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马增彩;论家庭辅导教学价值取向的误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周红安;中西儿童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在教育维度中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江来登;论“指导—服务”型班主任工作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资利萍;0—6岁儿童家庭音乐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8876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887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