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教育思想中“平等与对话”的意蕴及实施
本文选题:后现代 + 后现代教育 ; 参考:《学术交流》2010年08期
【摘要】:在后现代基础上产生的教育思想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部分,强调个人选择和参与,崇尚创造性、差异性、多样性、不确定性和建构性,主张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师生对话作为一种实践性极强的对话活动,是在人与文本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合作性、建设性意义生成的过程。因此,对话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理解性和反思性的特征。把握这样的特征,实现师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对话,应树立关怀生命的教育理念;确立并着力构建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和互惠的师生关系,真正实现教师角色转换;激活对话意识,从而实现师生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Abstract]:As a part of postmodernism, the educational thought produced on the basis of postmodernism emphasizes individual choice and participation, advocates creativity, difference, diversity, uncertainty and constructiveness. It is advocated that an equal dialogue relationship should be established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s a practical dialogue activity, teacher-student dialogue is a cooperative and constructive process based on the dialogue between human and text and individual experience. Therefore, dialogu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ness and inspi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reflection. To grasp such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 the true equality and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educational concept of caring for life, establish and focus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active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 based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truly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roles. Activate the consciousness of dialogue so as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knowledge, wisdom, and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life.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哈尔滨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霞;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演变[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志洁;建构英语教学中新的师生角色[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赵闯;;高校体育课教学分组的建构主义设计与试验[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3 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叶光华;董亚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方法与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5 常蕤,马志凌,佘少华;课程走向自组织——后现代课程理论之复杂性解读[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6 郑晓齐,张豫;柔性网络教学资源库及其实现途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7 李文辉;;构建和谐环境: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8 毕超;地理网络课程开发、设计的实践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饶耀平;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国家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10 汪利兵,谢峰;论UNESCO与WTO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的不同倾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尚淼;;工业设计课程模块化模式教学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刘德富;;以人为本,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汪霞;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钟志贤;面向知识时代的教学设计框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勇成;语文教学发展学生个性的思考与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2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赵大川;普通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评价[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罗尧成;中国大学课程结构改革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5 柯闻秀;高校课程国际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6 柳志红;幼儿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陶亚奇;美国初中科学教材《Properties of Matter》中化学部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肖海丰;探究学习方式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敏婕;美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熊川武;论后现代主义观照的教育主体现代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险峰;;后现代转向:我国后现代教育研究近30年回顾与反思——以中国期刊网录入论文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2 罗梦龙;吴玉华;;后现代课程观下的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J];教学与管理;2010年09期
3 潘家明;;后现代教学观照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潘家明;;后现代教育视野下的中学语文教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张瑞英;;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后现代教育思想[J];教育探索;2008年07期
6 雷美位;;后现代课程视阈中的对话[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席风;;后现代课程观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马福全;;论高师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建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9 王玲;周小虎;;后现代教育思想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10 方曙光;;试论后现代主义教学观下教师素质的建构[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1920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20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