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论教育家与教育学家之异同——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双向选择

发布时间:2018-05-22 16:17

  本文选题:教育家 + 教育学家 ; 参考:《上海教育科研》2010年04期


【摘要】:"教育家"与"教育学家"的区别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实践"与"理论"的差异。虽然"教育家"与"教育学家"是性质根本不同的两个概念,但在教育的领域里,实践和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理论无实践和有实践无理论,这两种人都不能称之为"家"。反之,一个教育家,可以同时是教育学家;一个教育学家,也可以同时是教育家。之所以形成"教育家"和"教育学家",其存在只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一种双向选择,即以理论的方式服务实践,以实践的方式丰富理论。厘清"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之间的异同,避免二者一味地纠缠于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之间的紧张,建议两者之间保持一种适度张力,并在认清自己使命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展开真诚的、切实的、实事求是的对话。
[Abstract]:The difference between "educator" and "educator" cannot be simply equated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 Although "educator" and "educationalist" are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concepts,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Neither type of person can be called "home". Conversely, an educator may be an educator at the same time; an educator may be an educa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son for the formation of "educator" and "educator" is only a two-way choice for educators to education, that is, to serve practice in the way of theory and enrich the theory in the way of practice. To clarify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educator" and "educator", to avoid the tension betwe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al theory, and to maintain a moderate tension between them. And on the premise of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ir own mission to do their job, sincere, practical, realistic dialogue.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4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郝文武;从本体存在到本质生成的教育建构论[J];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2 王青;教育家角色浅析[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3 周作宇;论“中国教育学现象”[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4 刘庆昌;论教育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5 朱新梅 ,钟祖荣;我们离教育家有多远?[J];中国教师;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邬惠;;试论高校文化力的提升[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王攀攀;;震后新生:羌区学校教育重建中的问题及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李兵;教育传统的现代价值探析[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4 兰莹萱;;时代变迁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思考[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戴剑;张振华;;多元化教育理念对学校体育的影响与变迁[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6 蒋凯;;教育学术共同体建设中的同行评议制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石隆伟;;哲学视野下的方法论与比较教育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李芒;;学习生存性视域中的信息化学习方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10 安玫;;刍论教育的本体[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李乃涛;;民间教育学述评[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2 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中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之路[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宋兵波;;教育思想史研究的新视角——试论“重新认识”教育思想史的价值[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陈家斌;;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吴全华;;论康德的教育现代性及其合理性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钱林晓;;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创生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国栋;中华武术现代传承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姝;论教师的文化觉醒及其教学实现[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红梅;交往行为理论视角下对教育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何程妍;苏州市中学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3 谢飞扬;我国中学德育文化重构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杜召凤;生态课堂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敏;生成性教学改革的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邵秀娟;符号塑造:进城农民工子女学习困难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吕钦忠;加强农村文化工作的意义及其哲学依据[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菲;芝加哥大学哈珀校长的大学理念与治校实践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婷;西双版纳多民族学校中不同民族学生发展状况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陈锴;青少年学生偶像崇拜的文化选择[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教育家角色浅析[J];教育研究;1998年09期

2 牛白琳;;浅析蔡元培与张之洞教育思想之异同[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3 向月;;论夸美纽斯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异同[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5期

4 郭文婧;;教育家办教育才能实现教育和谐[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年07期

5 ;教育家成长丛书(二十一) 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J];教师;2011年30期

6 孙秀萍;;教育政治观:教育学家与教育家之间的桥梁[J];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13期

7 周川;试论教育家的角色特征与成长因素[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民办教育研究专号);1999年03期

8 刘雪萍;英汉语言信息结构聚焦手段比较研究[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9 黄燕华;;城乡家庭暴力原因与趋势分析[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鲁艳;;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渗透[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锡生;;明代两大探险活动之异同[A];徐霞客与中国旅游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孙晓峰;;麦积山石窟与炳灵寺北朝窟龛的异同[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周呈维;;论普通高考、成人高考、高教自考的异同及机制功能[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4 曹晓岚;纪德州;刘春梅;夏爱丽;李建岭;;中风病中西医双重诊断上的异同[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邓善德;;谈矿产资源储量套改与新分类标准的异同[A];中国地质学会矿产地质勘查专业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学术研讨会矿产地质勘查论文集[C];2003年

6 曾凤;;《千金要方》宋校本与新雕本方论顺序异同考[A];首届国学国医岳麓论坛暨第九届全国易学与科学学会研讨会、第十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黄晓娟;;培育中国杰出教育家的思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张德汴;李柯星;张睿;喻谦花;张明周;陈光华;郝黎文;;开封、安阳近49a降水变化异同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何世海;;谈《审计法》与《审计条例》的异同[A];审计论文选编[C];1996年

10 卢元锴;;提倡教育家办学治校[A];献给新中国60周年 全国教育管理优秀成果(下)[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以瑾;哪条道路通向未来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上海师大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俞可;教育家的父子情怀[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林尧;实现教育家办学须解三道“扣”[N];人民日报;2011年

4 特约撰稿人 谢振杰;河东教育家嘉康杰[N];发展导报;2004年

5 何勇;教育家办学的四大“敌人”[N];人民日报;2007年

6 河南省西峡县阳城乡中心学校 董国雷;农村教育家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袁振国;教育家的诞生[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8 河南辉县南姚固学校 赵文陆;谁最容易成为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敏 彭薇;孕育教育家,需要怎样的土壤[N];解放日报;2010年

10 王湛;为教育家办学创造良好条件[N];天津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殷建华;走向教育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冯秀芳;钱伟长治学理念及教育思想初探[D];上海大学;2007年

3 汪楚雄;中国新教育运动研究(1912-1930)[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丽;递增运动负荷训练中红系细胞代谢变化的研究——运动性贫血早期监测的探索[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5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凌潇;基于流形的半监督分类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毕昆鹏;阿拉伯文化复兴的旗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瑶;教育家研究与未来教育家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超;近二十年长江口邻近海域悬沙分布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沈佩琳;汉语与泰语的亲属称谓词对比[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波;吴昌硕的绘画与传统文人画的异同[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潘艳;从“临川四梦”到冯氏“三言”[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晓婧;概念隐喻视角的英汉消极情感隐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7 乔永辉;生命的悲歌 艺术的绝唱[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农朗诗;程度补语“极”、“透”、“死”、“坏”个体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珂;论教育学的人文意蕴[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小建;孔子与苏格拉底生死观之比较[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2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22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