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本文选题:元认知能力 + 心理健康 ; 参考:《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400名大学生,采用自编《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问卷》和《大学生行为问题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在年级、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文理科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元认知监控上存在差异(P0.05),在元认知体验上差异显著(P0.01),在元认知知识上则不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大学生在元认知能力问卷各因子和总分上的差异均非常显著(P0.001)。结论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的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越强。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00 college stud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ested with the questionnaire of College students'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the scale of College students'Behavioral problems. 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tacognitive ability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in grad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P 0.0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tacognitive experience (P 0.01),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metacognitive knowledge (P < 0.05).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tacognitive ability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The differences of factors and total scores in metacognitive ability questionnaire were significant (P 0.001). Conclusion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the stronger the metacognitive ability.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辅导员骨干支持课题(编号:8040700)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傅宏;元认知模型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胡志海,梁宁建;大学生元认知特点与非智力因素关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4期
4 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年04期
5 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认知的性质、结构与评定方法[J];心理学动态;199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丁亚元;沈章军;;数学元认知、学业成就与数学问题提出三者关系的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朱存梅;浅谈元认知迁移理论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路海东,董妍;问题解决策略的认知和元认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金业文,游季浦,邹波;非智力因素在元认知和策略性学习中的作用[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6 许之屏;金育强;;元认知理论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3期
7 王兰锋;元认知研究综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金霞;李芳芳;;外语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1期
9 黎坚;杜卫;孙晓敏;;元认知调节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10 林众;冯瑞琴;罗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实质及其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俞可;;校长专业发展研究的方法论探索:社会化路径[A];教育领导研究(第一辑)[C];2009年
2 侯首萍;张艳芳;;元认知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3 陈雅;;网络课程在元认知培养中的应用[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明洁;;口语中的链接结构及其元认知本质[A];全国第八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2005)论文集[C];2005年
5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6 王波;李永建;;知识作业过程模型的验证性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任恺;;基于“相册”~(73)的动力学习范式与艺术学习中元认知的形成[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邱佩钰;梁学明;朱亚莉;胡誉龄;杨荣华;;大学生最佳领域元认知量表的编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丹;青少年自我调节学习发展特点及脑机制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4 鲍翊平;P2P环境下演化的信誉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张文宇;初中生数学学习选择能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梁晓玲;现代汉语引发句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喻平;数学问题解决认知模式及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蔡鸿明;用于创新设计的人脑模型体系构造及知识生成[D];西北工业大学;2002年
9 刘电芝;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策略的发展与加工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林;青少年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燕志伟;小学四-六年级学生阅读理解监控能力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宁微;元认知和学习动机对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的干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爽;元认知干预技术加入生理训练对惊恐障碍治疗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福元;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元认知训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马立丽;元认知干预技术与系统脱敏疗法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差异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陆似华;学生学习函数的常见错误及其成因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姚华琴;基于元认知的高中文科数学复习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滕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董奇;论元认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2 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3 沃建中,林崇德;青少年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4 梁宁建,杨志勇,张增修;问题解决策略的元认知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3期
5 汪玲,郭德俊;元认知的本质与要素[J];心理学报;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进;陈维翰;杨佳;;贵州省小学生心理健康与教师认知发展的关系[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2 李海云;张建华;姜良美;吴洪梅;;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3 陈瑞敏;;员工职业倦怠、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6期
4 段志芳,付莉;探索性实验教学中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肇庆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刘彤冉;施建农;;动物的元认知能力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7年01期
6 孙小孟;;基于元认知理论的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探讨[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韩晓峰;张序萍;;学习者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以高等数学学习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10年13期
8 杨文彦;;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探讨[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2期
9 梁丹;;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的运用及其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王芳芳;刘德华;崔明;;初中优、差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199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德心共育 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重庆市高校20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2 赵国明;任未多;;体育锻炼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秦s
本文编号:1927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27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