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

发布时间:2018-05-31 06:40

  本文选题:教育精神 + 教育家 ; 参考:《江苏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摘要】:正每当面对现实教育的问题,我都会产生对于教育家的渴望。因此,我们需要对教育家做进一步的思考,思考什么样的人就是教育家。根据多年的研究,我觉得教育家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内在特征,即教育精神、教育思维、教育机智。而具有教育精神,显然是教育者通向教育家的第一步,所以,教育家必先具有教育精神。
[Abstract]:Every time I face the problem of real education, I have a desire for educators. Therefore, we need to do further thinking about educators, thinking about what kind of people are educators. Based on years of research, I think educators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thre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educational spirit, educational thinking, and educational wit. Having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is obviously the first step for educators to become educationalists, so educationalists must have the spirit of education first.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冯建军;生命发展的非连续性及其教育——兼论博尔诺夫的非连续性教育思想[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5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眭依凡;大学庸俗化批判[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8 薛晓阳;教育的超越本质及其自由教育的理想[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9 张天宝;试论教育对话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3期

10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4 张东辉;;心灵状态最重要——谈目前大学教育的弊端[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10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乔凤杰;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旭如;学校德育目标内容的分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殷小平;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9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王红艳;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教师的角色转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明远;当代工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2 聂皖辉;桐城中学创办人吴汝纶[J];安徽教育;1980年11期

3 罗佐才;中国古代教育家和学者论背诵[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4 陈汉才;“有教无类”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吴立岚;感化教育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续完)[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4期

6 ;教育家、科学家谈能力发展[J];江西教育;1980年01期

7 李世邦;试论孔子的教育实践及其文与智、学与思相结合的教学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8 ;《中国教育家传略》选登[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9 陈鹤高;美国把电子计算机广泛地运用于基础课教学[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5期

10 陈平;从爱因斯坦看人才培养[J];江淮论坛;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一民;;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迪[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会刊[C];1987年

2 牛会巧;;“说课”有利于中等医学教育的发展[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3 杨兆民;;一代宗师 心系农村——再读《简易灸治、丹方治疗集》有感[A];纪念承淡安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暨国际针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黄金钟;;朱熹与福建书院考评[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5 陈家生;;朱熹咏闽山水诗的美感特征[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6 韩钟文;;朱子学术思想再评价[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7 步近智;张安奇;;略论朱子“格物穷理”说的认识论意义(提要)[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8 蔡厚示;;朱熹诗和诗论[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9 董琨;;朱子书法的理论与创作[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10 刘树勋;;福建文化与朱熹[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路艳霞;国内最知名艺术团体演出[N];北京日报;2000年

2 李晓育;王振山小提琴“新突破”[N];北京日报;2000年

3 那媛;“法制经济”的应有之义[N];中国工商报;2000年

4 ;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朱永新;理想的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聂勇军;戈尔顿的“家庭性教育法”[N];中国人口报;2000年

7 ;陈鹤琴的家教原则[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秦杰;沈湘国际声乐大赛将办[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楼宇然;孔子的长寿“四方”[N];大众卫生报;2000年

10 ;阎金锷教授逝世[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何宗旺;蒋维乔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屏;教育视野中的传统游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志坚;自我统摄下的心理与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华天雪;徐悲鸿的中国画改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6 李丽;中国现代建筑教育技术的探索[D];同济大学;2006年

7 刘向荣;科南特教育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李海云;新教育中国化运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漠琳;西方“和谐发展”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其对我国素质教育的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闻洁;余家菊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蔚萍;论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邱嵘;我国近代美育思想及其启示[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董煜宇;朱熹科学思想管窥[D];郑州大学;2001年

6 唐光燕;台湾二十一世纪初国民中学实施社会科课程统整的适切性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秦毅;一个实业家对教育的思考与追求[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张运杰;陈独秀教育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9 陈宏;开端与启蒙:李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水永强;美国普及义务教育历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586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19586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7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