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在教育中的伦理学辩护
本文选题:惩罚 + 代偿论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19期
【摘要】: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部分教师不敢运用合理的惩罚。而代偿论惩罚观从伦理学的视角为惩罚的教育意义进行了辩护。代偿论惩罚观认为,惩罚的核心意义在于让儿童对自己的违规行为进行"代偿",为其行为承担责任,惩罚的积极影响主要是让儿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使他们掌握集体生活的规范,促进他们的社会化。此外,教师合法持有惩罚权,教师有理由也有必要把惩罚纳入常规的教育手段之中,但应该正视惩罚的消极影响,建立惩罚中的免责和人道主义援助机制等。
[Abstract]:In the current school education, some teachers dare not apply reasonable punishment. The theory of compensatory punishment defends the educational significance of punish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compensatory punishment, the core meaning of punishment lies in making children "compensate" for their own violations and bear responsibility for their action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unishment is mainly to make children lear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behavior. Let them master the norms of collective life and promote their socialization. In addition, teachers legally hold the right of punishment, and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incorporate punishment into the conventional means of education, bu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punishment should be faced squarely, and the mechanism of exemption and humanitarian assistance should be established.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基金】: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的资助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冬梅;论教育惩罚[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力,栾培新;论依法治国的法治理念[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周桂君;济慈在哥特传统中的超脱与沦陷——《伊莎培拉》的光晕与阴影[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3 高鹏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从斯宾诺莎、边沁到霍菲尔德[J];北方论丛;2007年06期
4 郭建如,马林霞;社会学的制度与教育制度研究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5 陈桂生;“德育目标”引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6 单玉;政治教育:从灌输走向对话[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周宗伟;权力的轮回——虚拟环境下的师生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孔祥宁,张培志;对足球比赛进程中时空争夺的内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7期
9 王向华;国际道德与公民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庞正,张立荣;论社会利益的法律保护[J];长白学刊;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虹;彭娟;谢迪;韩棹渭;;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A];学成于思 行成于思——2005年度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7年
2 吴健;;创设发展小学生诚实守信品格的校园文化[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李兰芬;;论马克思主义的生活德性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朱家存;走向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曾建平;自然之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文岚;社会科课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阳;刑法和人性:西方思想的批判性阅读[D];湘潭大学;2001年
2 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3 沈亚萍;计算机犯罪的成因和防范[D];浙江师范大学;2002年
4 邓惠明;“主体——发展”道德教育模式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成科;日本青少年道德危机的前提性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祖红;邓小平德育理论及在新时期的实践与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欧盛端;论高校主体性德育及其实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昝玉林;论现代高校德育的主体性原则[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9 禹旭才;学校德育中诚信品质培养探询[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贺轶玲;友爱:来自德性的声音[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波;教师体罚学生的心理成因与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2年12期
2 王青;教育惩罚的异化和回归[J];教学与管理;2005年17期
3 蔡琼;教育性与惩罚性矛盾关系的历史考察[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8期
4 杨光富;美英韩泰四国教育体罚现象透视[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9期
5 毛明月,苏春景;试论教育惩罚的合理性[J];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23期
6 郑敏;劣性惩罚行为的危害、成因及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年05期
7 梁东荣;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实施初探[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8期
8 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02期
9 刘杭玲,苏正旺;中小学校体罚现象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1997年03期
10 陈启刚;教育惩罚不可弃[J];中小学管理;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俊丽;中小学惩罚问题探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楚主;校长权力的运用[J];江西教育;1988年12期
2 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强制力[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3 张立伟;甲A的遗憾[J];足球世界;1995年24期
4 周礼生;浅谈医学院校后勤改革[J];卫生经济研究;1996年11期
5 季六生,李忠广;谈足球裁判员的职权与惩罚权[J];安徽体育科技;1997年03期
6 张宁;德里达的“宽恕”思想[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7 濮岚澜,赵伟;高校师生关系:一般理论及应用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8 赵晓耕;儒的法律化——冲突与融合[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9 黄德海,王道平;权力:经济社会演进与发展的动力机制——吉尔布雷斯的权力经济学思想评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邹菡;规训的权力与全景敞视主义——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士昙;;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及其建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郭凡生;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博弈[N];工人日报;2001年
2 郭凡生;职业经理人是资本的保姆吗?[N];组织人事报;2001年
3 吴新元;加拿大军事司法制度概览 (下)[N];法制日报;2003年
4 刘仁文;恢复性司法 面对面化解矛盾[N];检察日报;2003年
5 郑爱青;法国企业劳动规则对我国的借鉴[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张文章;滞纳金收取标准太离谱[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7 东行;大话西游之团队素质[N];中国保险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续梅;让教育惩戒释放教育价值[N];中国教育报;2006年
9 剑照;Google真能那么随意吗?[N];中国文化报;2006年
10 骆潇;高管无性别[N];就业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巍;行会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叶旺春;劳动教养制度的权力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胡敬;刑事被害人权益保障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4 吴昊;存留养亲制度流变探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5 刘利;我国证券业协会自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许月红;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问题分析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胡术恒;儿童观及其对教育观的制约与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丽;中国行业协会基本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牟世晶;从尼采到福柯的身体态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沙金;存留养亲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63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06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