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信息化环境下的中小学教师能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7 19:31

  本文选题:教育信息化 + 信息化环境 ; 参考:《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12期


【摘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工作,已成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教师传统的知识领域是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关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已成为新时期教师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由此形成21世纪教师的专业能力。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How to adapt to the teaching work under the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onnot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The traditional field of knowledge of teachers is to hav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levant knowledge of pedagogy and psychology. 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knowledge and skills of technology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s' knowledge in the new period, and thus form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eachers in the 21st century.
【作者单位】: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基金】:全国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科)“十一五”规划国家一般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课题批准号:BCA060016)资金资助
【分类号】:G635.1;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友群;鲍贤清;王美;张海燕;;规范与交叉:教育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美国AERA2009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陶侃;;镜像神经元与网络学习者认知发展关系探微[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郑小军;杨满福;;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3 祝智庭;黄景碧;王觅;;教育技术研究国际动态透视[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8期

4 任友群;;理论 实践 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5 焦建利;钟洪蕊;;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TPACK)研究议题及其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1期

6 詹艺;任友群;;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的内涵及其研究现状简述[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4期

7 鲍贤清;缪静霞;詹艺;任友群;;学习的生态和技术的功用——美国AERA2010年会述评[J];远程教育杂志;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卓一勤;;在互动中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J];学苑教育;2010年01期

2 赵岩;;以信息化推动民族教育现代化——第五届全国民族中学“民教杯”教育信息化主题活动纪实[J];中国民族教育;2010年01期

3 ;平凡的即是伟大的[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3期

4 运村;;小三的心声:怎样让“宋思明”钟爱一生[J];婚育与健康;2010年07期

5 胡金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5期

6 万红刚;;让阳光下的教师更阳光——从“自画像”中解读并找寻中小学教师缺失的幸福感[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04期

7 ;关于举办2010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征文活动的通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5期

8 ;关于举办2010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征文活动的通知[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3期

9 ;优秀教师的九堂必修课[J];教育;2010年06期

10 屈淑英;;高中数学教学点滴体会[J];林区教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光明;;素质教育下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3 谭金凤;;浅议教师情绪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黄庆坤;向兰花;;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5 张发平;;民办学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7 章秀锋;刘江;任拉利;;贫困地区教师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陕西卷)[C];2010年

8 钱家荣;;教师职业压力研究和主要应对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张占根;齐淑芬;李杰;赫子瑞;孙华君;郭学东;吕春先;;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10 袁东;;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调整策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赵秋丽 通讯员 王菁菁;教育规划纲要修改:18次[N];光明日报;2011年

2 王晓;中国今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3 黄越 记者 范炬炜;总后勤部发出通报表彰全军后方军需仓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N];解放军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组;保“菜篮子”重在保基地保供应[N];福州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李立;国家教改试点方案公布[N];法制日报;2011年

6 记者 燕玉海 孙菁;2012年基本实现农家书屋村村有[N];农民日报;2011年

7 ;今明两年具有“决胜”意义[N];农民日报;2011年

8 黄越 记者 范炬炜;总后勤部发出通报表彰全军后方军需仓库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N];解放军报;2011年

9 王晓;中国今年建1000万套保障房[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李立;国家教改试点方案公布[N];法制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超;教师远程培训的学习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贺利云;妇女权利平等保护的能力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谢忠新;学校信息化应用评估模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永和;学习资源服务生态环境构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卫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英;中国社区老年教育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李理;美日两国信息社会建设与发展的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9 杨新国;中小学教师工作敬业的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李方安;论教师培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雨洁;上海市中小学校园危机管理心理应急预案的建立[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诚钧;上海市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丽雯;瑶山瑶族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王俊;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樊睿;美国职前教师教育实习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6 梁玲;美国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实践探析[D];西南大学;2010年

7 胡晓玉;免费师范生职业信念的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D];西南大学;2010年

8 许婷婷;支持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免费师范生电子学档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严瑾;基于Web2.0的微格教学系统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赵玲玲;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权实现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106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06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