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对话与灌输:道德教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7-08 12:42

  本文选题:对话 + 灌输机制 ; 参考:《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3期


【摘要】:对话与灌输各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德性,在运行过程中有着不同的道德意蕴,发挥着不同的道德教育作用。对话是人性使然,滋养、丰富着人性,灌输则有非人性化的倾向,是对人性的扭曲;对话是敞开性的,反对权威,与创造性密切相关,灌输则是封闭性的,依赖权威主义,压抑了生命活力,堵塞了创新可能;对话本身就是一种美德,对话还涵养着爱与信任、平等与民主、勇气与共享等美德,而灌输则表现出对人的漠然,其背后的价值逻辑是专制与服从,教唆人们自恋和利己,对德性有贬损作用。
[Abstract]:Dialogue is a kind of virtue , the dialogue is open , the opposition to authority , and creativity is closely related , the infusion is a virtue , dialogue is a virtue , the dialogue also has the virtue of love and trust , equality and democracy , courage and sharing and so on .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2008年度“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高德胜;;论爱与教育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古良琴;走向对话:现代道德教育价值选择[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刘铁芳;走向交往对话的道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6期

3 冯建军;道德教育该如何"加强"?[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1期

4 张晓华;;走向师生平等的学校道德教育[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唐卫红;中西方传统情感道德教育的比较[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6 周宜兰;如何看待阅读材料中的对话[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江应中;对道德教育价值的若干思考[J];教育探索;1997年04期

8 苗文燕;新时期道德教育刍议[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9 许继生;道德教育应让孩子们感动[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年01期

10 乔蔓菁;关于开展活动道德教育的思考[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贵平;;《朱子家训》与道德教育[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燃;;关于道德教育的若干思考[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3 胡小星;;试析大学生道德教育的融合点[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志刚;;道德教育的哲学思考[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5 麦建寿;;当前中小学道德教育的现状和思考浅谈[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云明;;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五大误区[A];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2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4年

7 戴木才;;道德教育的整体性与道德教育哲学[A];首届国际道德哲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赵玉桂;;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应多采用榜样示范法[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9 曹强;;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点滴谈[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缪科蕾;;产品与空间对话——产品设计塑造空间性格[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钟剑 记者 石浩均;“寻庐讲坛”为青少年开讲道德教育[N];九江日报;2008年

2 山东省莱州市朱由中学 刘万英;给道德教育融入蜜的味道[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王松;加强道德教育应有的认识[N];陇南报;2009年

4 曾晓桃 袁国基 杨健君;洞口道德教育甘霖滋润10万青少年[N];湖南日报;2009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王逸舟;新世纪的亚欧对话[N];人民日报;2001年

6 蒋楠楠;如何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N];财会信报;2005年

7 记者 熊昌义;不恢复同巴对话[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8 记者 苏晓春;道德教育要深入孩子心里[N];浙江日报;2004年

9 记者 王尚志 丁其林 龙胜东;“斯玛特”伙伴对话会召开[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张树伟;道德教育别玩“花脸”[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桂清;美国道德教育理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赵雪江;道德教育因材施教的聚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薛晓阳;希望与命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凌建侯;话语的对话本质[D];北京外国语大学;1999年

7 崔欣,

本文编号:21074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074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de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