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与学习倦怠状况的关系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learning burnout of college students. Methods 389 college students from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were investigated by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and learning burnout questionnaire. Results 1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lf-efficacy factor (t = 3.99) and optimistic factor in grade (F = 3.96 P 0.05). The optimistic level of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categories of subjects among the optimistic factors (P 0.05). 2. The burnout status of college students: affective exhaustion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gender (tnl10.99 / P0.01), in subject categories (tng16.00 / P0.001), and in different home addresses (P0.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 3.50) and low achievement factor in grade (F = 5.06 / P0.01). The achievement level of the first grade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econd grade students. The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the third grade stud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learning burnout, and the former had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effect on the latter (23.7%). Conclusion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earning burnout. They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to avoid learning burnout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作者单位】: 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教学区;南开大学社会心理学系;
【基金】: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TJJX062014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2 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朱林仙;大学生心理压力、社会支持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向晓蜜;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成因模型及其量表编制[D];西南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饶丛权;;关于大学生心理资本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陕西省四所大学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2 衣新发;侯宁;蔡曙山;彭凯平;;铁路机车司机的心理资本和心理健康[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田喜洲;谢晋宇;;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结构维度的关系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4 李林英;肖雯;;大学生心理资本的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林冰;;高职生职业自我效能、专业承诺与心理健康关系之研究现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6 冯婧;;高校大学生学习倦怠与构建和谐教育网络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8期
7 房长宇;;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学习倦怠问题探析[J];成功(教育);2012年05期
8 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1期
9 陈维政;徐兰;胡冬梅;;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投入、工作满意和离职倾向的影响[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10 陈永进;周研茹;;心理资本研究的元分析[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高英;袁少锋;;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关系实证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张兴贵;王蕊;;心理资本与大五人格对组织行为预测作用的比较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唐春勇;潘妍;陈禹;;积极的员工一定忠诚吗?心理资本对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武芬芬;;员工心理资本对其工作态度影响的实证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Individual Innovative Behavior:The Mediating Role of Knowledge Integration[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6 赵西萍;孔芳;;心理资本理论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研究展望[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倪艳;熊胜绪;;领导者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员工心理资本与领导成员交换的跨层次中介效应模型[A];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选编)[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立;员工工作友情、心理资本与建言行为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王文;组织内社会交换对工作产出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高英;心理资本对知识型员工工作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安曼;企业雇佣模式选择及其效应的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赵丽华;职业适应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9 闵锐;组织公民行为影响因素对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影响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10 江洪;心理资本干预下的人力资源绩效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萍;医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张洪博;企业员工情感承诺、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阎巍;企业员工的主动性人格与心理资本对组织公民行为和反生产行为的影响[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左连跃;工科院校文科生人格特征、自我效能感和专业承诺的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邹晶;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压力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徐明波;择业期高职生学习倦怠及其与就业压力、专业承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奕威;应激中介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蒋苏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与结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陈燕飞;员工希望、幸福感与组织承诺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陈盛科;福州地区警察职业倦怠、自我和谐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建卫,刘玉新,金盛华;大学生压力与应对方式特点的实证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伍妞;张小山;;当代大学生现实压力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地区3所高校为例[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3 陈虹霖;张一奇;;大学生压力及心理健康与应对策略的相关性探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6期
4 王富荣,龚惠香;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比较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10期
5 鲁正义,万秀梅;高师学生的学习倦怠分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6 吴清津;张秀娟;李洪西;;工作压力、压力源与工作态度关系的实证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7 凌文辁,方俐洛,黄红;工作压力探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1期
8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9 祝淑媛;杨正清;杭t ;;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分析与消除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朱伟;王治明;王绵珍;兰亚佳;吴思英;;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陈陵;大学生日常生活压力、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丽娴;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3 胡岚;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王淑娟;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水平关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祝宏伟;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感与医生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瑜;中学教师工作要求认知、工作资源认知与工作倦怠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8 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10 魏珍;中学生学习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个别差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鑫;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初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8期
2 张姝;张沛;;内蒙古大学生学习倦怠分析[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杜宇;孙丽丽;;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6期
4 伊琳玲;沈小敏;;我校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0年02期
5 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6 徐云;李娇;张婷;;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结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5期
7 王敬欣;张阔;付立菲;;大学生专业适应性、学习倦怠与学习策略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年02期
8 任玲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分析[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9期
9 赵文进;刘清梅;;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研究现状与展望[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尧丹俐;;基于学习支持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应对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魏萍;杨爽;于海滨;;大学生网络成瘾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陈先;苏琦;张旭东;;粤西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陈晶;;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完美主义的关系[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段陆生;李永鑫;赵文德;;大学生学习倦怠、专业承诺对学习投入的预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阮慧;;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A];全国中西医结合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6 孙丽丽;张淑华;许贵芳;衣伟婧;;大学生学习倦怠、自尊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游志麒;李晓军;田嫒;吕玲;陈欢欢;;大学生压力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王嫦娟;乔婷婷;;高职大学生成就归因及其与学习倦怠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连榕;;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刘新红;李义安;李庆安;;大学生专业承诺、认识论信念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朗明;浦江有一个大学生模拟就业基地[N];金华日报;2008年
2 郭耀红 曹莹;华北电力大学:涌现大学生学习十六大热潮[N];科技日报;2002年
3 王旭东;让感恩成为学习的新动力[N];工人日报;2007年
4 记者 柯进;限制校外租房治标难治本[N];长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张苑 徐莹波;大学生盲目考证热的背后[N];桂林日报;2006年
6 李海秀;全国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举行[N];光明日报;2007年
7 徐勇;全面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N];新华日报;2006年
8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罗照春;大学生“心病”何来又何去[N];大众科技报;2007年
9 谢卫东邋陈晓春;探访全国首家大学生学习支持中心[N];新华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宋建峰;木垒县选聘60名大学生任“村官”[N];昌吉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2 魏婷;大学生学习倦怠初探[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3 贺泽明;大学生的学习倦怠与认识论信念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晓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及成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孔媛媛;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孙静;上海市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与专业承诺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孙爱玲;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印普;大学生学习自由权利保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9 牛丽凤;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丁香;大学生学习倦怠成因问卷的编制与应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4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5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