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有教育理想的城市——新疆克拉玛依市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Abstract]:Right out of Urumqi, it was like falling into the Gobi. Near is the Gobi, the distance or the Gobi. Asked about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driver popped out three words: "Oil, water shortage, remoteness." Cars gallop on the Gobi Desert, monotonous,
【分类号】:G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力;今后十年政府最主要的教育理想是促进教育公平[J];人民教育;2002年04期
2 申仁洪;教育均衡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张夫伟;可以没有教育理想吗[J];当代教育科学;2005年05期
4 李明亮;论基础教育理想[J];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5 计琳;徐静:教育理想从青春起步[J];上海教育;2004年14期
6 冉铁星;教育理想初探[J];教育评论;1996年02期
7 本刊编辑部;用教育理想实现理想的教育[J];四川教育;2002年09期
8 ;本刊关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系列报道[J];人民教育;2003年06期
9 李广;教育理想——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理论视角[J];教书育人;2003年12期
10 毛伟宾;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几点理论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书业;;论人类教育理想的三次转换[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房伊平;;克拉玛依市交通事故伤亡原因分析及其对策[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谢勇;郭茜;尹丽明;康世金;海新霞;;克拉玛依市1个月~12岁儿童气质调查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建发;;保护天然荒漠灌木林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5 赵泳翔;;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努力实现江宁教育公正的实践与思考[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冯文全;夏茂林;;教育产业化反思[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尹力峰;陈新君;李亦斌;;克拉玛依市居民住宅楼风荷振动初探[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8 谢蕾;吴文强;姜卉芳;;克拉玛依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研究[A];人水和谐及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国科协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东莉;马建青;;“优秀学生心理综合症”特征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李德韩;;建设一支又红又专的教师队伍是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卫民 通讯员 李全仪 石胜军;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学校文化实力[N];黄冈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包颖 肖方;从引入慈善到慈善的跨越[N];中国社会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曹湘黔;两翼齐飞 整体推进[N];自贡日报;2006年
4 记者 刘玉萍;克拉玛依市政协五届六次会议召开[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7年
5 记者 郝静;克拉玛依市17名支教老师抵达我区[N];阿勒泰日报;2008年
6 李镇西;重建教育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刘建国 杜洪亮;邯山区积极推进教育均衡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8 记者 王侠邋通讯员 常晓艳;克拉玛依旅游收入突破2亿元[N];中国石油报;2008年
9 记者 任继凯;边陲油城幸福路[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0 记者 刘玉萍 通讯员 宁飞;克拉玛依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闭幕[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书业;变革的趋向:转型期的学校文化生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全印;学校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谢翌;教师信念:学校教育中的“幽灵”[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唐松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余星涤;矿产、土地资源复合循环利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石长林;中国教师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9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杨子秋;以校本课程领导促进学校改进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金梅;教育理想:永恒的教育之魅[D];河南大学;2005年
2 史春媛;学校制度文化的解读与创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郭静;克拉玛依市汉维师生交往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延伟;新课程与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谢蕾;克拉玛依市水资源配置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5年
6 邱胜彬;新疆克拉玛依市水土保持规划[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陈宗国;校园育人环境及其营造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骆阳;英国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质量保证机制的初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陈海龙;克拉玛依市公务员考核体系与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蒋和勇;教育局长的领导有效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68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168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