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育人类学研究范式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16 11:18

[Abstract]:......
【作者单位】: 重庆三峡学院民族学系;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分类号】:G4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未来发展展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追踪调查课题组;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报告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2 毕磊;安徽电大开放教育毕业生追踪调查访谈活动结果与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3 吕新萍;从知识、方法多元性看社会工作研究多元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张蕾;李伟明;;高水平中学生运动员培养新路探析——解读清华大学“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办学模式[J];安徽体育科技;2006年06期

5 刘新学;;心理学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钱铭怡;章晓云;黄峥;张智丰;聂晶;;大学生网络关系依赖倾向量表(IRDI)的初步编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吕新强;百年来学习理论的研究和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常永才,孟雅君;中国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革新:文化人类学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9 徐改;RUC式“生活历史法”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10 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A];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云;权力下放对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3年

2 史秋衡;高等教育产业的特殊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3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邓铸;问题解决的表征态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贺寨平;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李原;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仲恺;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8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文浩;非制式评量透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狄飞;幼儿英语浸入式教学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柏华;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管理的研究与实验[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焦炜;课程行动研究探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8 张军梅;汉族、回族高中生生涯发展特点及与学业成就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10 仇建平;珠海初中生学习观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飞龙;;课程研究范式及其发展趋势[J];教育与考试;2011年04期

2 亢晓梅;;社会转型期教师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4期

3 邓小华;田斌;;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周玉霞;李芳乐;;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及影响因素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纳日碧力戈;;民族教育观和语言意识形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6 王祥熙;;“一线式”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崛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7 罗吉华;;文化差异与教育选择——一项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李红婷;;依附与控制:族塾义学时代的乡村学校与社区关系——以湖南大金村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9 高晓清;;一部充满“为人”情怀的课程研究力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杨帆;陈向明;;三种语言观对教师实践研究范式的影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黎军;赵翔宇;;试论教育科学研究创新——以教育人类学为视角[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影丽;;关于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的若干思考——从教育人类学与人类学、教育学、民族教育学的关系分析[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何晓雷;;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滕志妍;;关于中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岳天明;;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祁进玉;;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1978~2008)[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常永才;王欣冉;;何以促进今日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发展:美国学习研究的启示[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巴战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跨文化看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袁同凯 南开大学社会学系;George D.Spindler 之文化教育人类学观[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北京教育学院校长研修学院 涂元玲;“文化中的教育”:美国教育人类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海路;教育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5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 王陆;紧贴教师教学实践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上海师范大学现代校长研修中心副教授、留德哲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后 俞可;如何研究校长的专业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 刘尧;改变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四种现象[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我国教育科学研究问题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赵国宏;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赵淑岩;以校本课程建构透视牧区教育的自由与多元[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巴战龙;人类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与地方知识[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王洪明;复杂性视角下的教育决策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红婷;无根的社区 悬置的学校[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9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会;德国、奥地利的教育人类学初探[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李甜;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历程及启示[D];西南大学;2010年

3 白芳丽;以库恩“范式”理论反思我国教育人类学学科发展[D];西南大学;2010年

4 廉丽娜;费孝通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西南大学;2011年

5 鹿晓莹;斯平德勒教育人类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李恬;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发展[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陈凤娥;“状元村”的教育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8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婧;奥格布(John Uzo Ogbu)教育人类学思想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0 阳贤;面具下的教育[D];西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7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27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6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