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5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钦腾;;近10年我国教育史学科反思性研究述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03期
2 杨汉麟;李贤智;;新史学视野下教育史研究的转向——基于国际教育史常设会议的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杜智萍;;教育史学科的教育创新功能及其发挥[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陈艳;;论教育史研究中的研究者主体性及其意义[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年03期
5 何振海;;改革开放30年教育史学科发展的回顾与反思——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11期
6 李力;;学术性:两难境地的必须选择——中国教育史学科功能定位刍议[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7 周谷平;吴静;;二战后英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8 赵厚勰;;教育史编纂学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中国教育史学科结构方式的历史探究[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8年02期
10 王洪玉,高春香;新世纪教育史学科发展与构建的思考[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阎国华;;关于“中国地方教育史研究”的几点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2 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3 施克灿;;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考证问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4 许建美;;布里克曼教育史学观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江铭;;教育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6 陈桂生;;略论中国教育史研究中的“以今度古”现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7 李爱萍;;西方教育史研究模式演变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8 王文宝;;中央教科所教育史研究室20年回顾与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刘海峰;;高等教育史研究三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10 许国春;;对近年中国教育史研究之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孔炽;关于教育史研究的价值问题[N];光明日报;2005年
2 金林祥;共和国教育史研究的新篇章[N];光明日报;2003年
3 王晨;隐藏在词条下的知识演进:百科全书中的前沿研究[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何东昌;为共和国教育史研究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顾佳怡 记者 双生;《南京教育史》举行首发式[N];南京日报;2007年
6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单中惠;学科发展由“破”而“立”[N];社会科学报;2009年
7 焦蓉;中国教育:现代化一百年尽管[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金林祥邋董美英;历史在对话中流淌[N];中华读书报;2007年
9 龚兵;历史和现实的交汇[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吴式颖;世界高等教育之鉴[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易琴;知识传授与学术探究:中国教育史学科的发展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增国;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傅琳凯;中国古代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郭娅;元教育史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珍;近代上海同乡组织与移民教育研究(1843-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韩宇霞;广东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周惊涛;海洋史视野下明清闽台区域的教育发展与社会变迁[D];厦门大学;2008年
8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龚兵;从专业协会到教师工会[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袁媛;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伞晓辉;计算机科学教育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汪少华;中国教育从以“学”为中心到以“教”为中心的转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崔丽君;宋代江西教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包锋;中国近代教会幼稚园及其对我国幼儿教育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5 郑娟娟;论近代教会教育在安徽的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6 宋臻垠;两汉时期西南地区的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谈晓奇;克雷明教育生态学理论述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徐晶;古代日本的中国语教育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强;1927-1937年安徽教师群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王艳;1912—1927年北京地区的中学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95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29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