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日本私立学校公共财政资助政策特点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19-01-11 21:07
【摘要】:二战以来,日本政府利用法规政策导向和公共财政资助两个杠杆,对私立学校进行了有效调控。其私立学校公共财政资助政策大致经历了基于维持和监督质量为目的的资助,带有一定培育色彩的资助以及实行多样化资助等三个阶段。这对进一步健全我国公共财政扶持民办教育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bstract]:Since World War II,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effectively regulated private schools with the leverage of regulation, policy guidance and public financial aid. The public financial aid policy of private schools has generally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financial support based on maintenance and supervision quality, financial assistance with certain cultivation color and diversified funding. This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further perfect the policy of public finance supporting priv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行政教研部;日本京都教育大学;
【基金】: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去行政化:日本教育行政地方分权化改革的经验与启示”(DDA100213)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金辉,张继玺,邱国华;中国民办教育回溯:1992-2004[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健;社会力量“办学自主权”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徐金尧,邵伟德,林东富,林方秋,李坚,刘岩,毛建平;浙江民办学校领导体育理念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季俊杰,余珊珊,艾军;略论我国民办高校办学权力的管制与矫正[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陈桂生;“学校管理体制问题”引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陈厥祥;万里模式:高等学校“国有”“民办”的全新组合[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6 丁笑梅;关于民办教育立法若干问题的争鸣[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周小红,陈磊;美日私立大学与我国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8 党亭军 ,党永军;中印管理私立中小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4年19期

9 朱君义,余芳,唐毅;加入WTO后政府与民办高校的关系定位[J];教育导刊;2002年Z2期

10 贾西津;对民办教育营利性与非营利性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薛丹;孙慧玲;;社会转型中的民办教育——江苏省宿迁市民办教育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剑波;跨国高等教育理论与中国的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达轩;论地方中心城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徐冬青;市场引入条件下的政府、学校和中介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吴宏超;我国义务教育有效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姜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变迁及其特性[D];北京大学;2007年

6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翠荣;反思与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毛勇;中国公办、民办高校在教育市场中竞争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霞;民办学校资金规范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侯巍;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互动关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3 王玲玲;1978年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办学范围政策之价值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贾慧;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1年)上海民办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段素元;我国教育股份制的发展与规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6 王晓红;转制学校的现状与探索——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邹亚;中国民办高等学校法人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8 闻待;教育集团的理论与实践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华;中外民办教育政策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许长青;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多元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磊;;美国教改真能奏效吗?[J];中国报道;2010年03期

2 刘流;;“留学生”溯源[J];人才资源开发;2010年01期

3 王亚达;叶斌;;解析板球运动[J];运动;2010年02期

4 彭虹斌;;就近入学与择校:两难问题何去何从[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力;;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制度的本质要求[J];中国农村教育;2010年02期

6 蔡兵;;构建大学与产业间的产学联合立体网络——东京大学产学联合体系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J];岭南学刊;2010年01期

7 左玲;沈审;;关于民办教育对缩小教育地区差异问题的研究[J];企业导报;2010年01期

8 张东娇;;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分析:社会资本结构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2期

9 苏醒;;试论二战后日本教育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J];商业时代;2010年05期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康晓强;;日本社会公益组织与自然灾害治理——基于阪神地震之后的考察[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丹阳;;近20年中日行政改革的思考——以中央政府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公务员制度三领域为例[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吴建军;程宇新;梁庆林;项海格;;日本卫星产业发展现状概述[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晓光;董维春;;战后日本高校社会服务:形式、特点及其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菊池敏夫;;经济危机和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政府和企业对危机的应对对策[A];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6 刘松林;;浅析1949年至1952年党和政府对私立学校的政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三)[C];2009年

7 陈剑华;;吴汝纶和清末中外教育文化交流[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8 张淑细;;日本教育督导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教育改革的影响[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李协京;;日本国际理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政策[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孙石月;;张之洞对我国早期留学教育的贡献[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迎春;新能源 新希望[N];人民日报;2010年

2 本报高级编辑 吴迎春;新能源带来新希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记者 郑晓舟 编辑 朱贤佳;并非成熟市场就没有政策市[N];上海证券报;2010年

4 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中国企业家思想研究中心主任 王育琨;稻盛和夫火线救日航[N];上海证券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博;日航“三级跳” 股票几成废纸[N];中国证券报;2010年

6 记者 刘洪亮;日航重组达成共识 股票价格又创新低[N];文汇报;2010年

7 谢琳 卜晓明 (记者 谢琳);日航:曾是骄傲,如今破产[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日航申请破产 达美航空有意重组[N];证券时报;2010年

9 本报特约撰稿人 吴建端 颉珂 (本报特约撰稿人 吴建端);日航:大象何以奄奄一息?[N];中国民航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杨博;巨亏日航破产进入倒计时[N];中国证券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咏华;美国对日占领政策与日本劳资关系的重组[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景瑜;日本海军与政局变动(1922-1936)[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杜金东;中日贸易摩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4 仝利民;日本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上海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韩娜;中日中小企业基本政策法规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李畅;冷战后的日本新和平主义思潮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王承云;日本企业的技术创新模式及在华R&D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高宝安;美日银企信用关系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吕顺长;清末中日教育交流之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的日本大学衍生企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艳艳;日本的能源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9年

2 许家瞻;日本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刘猛;“国家无答责”法理研究及反驳[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杨黎;日本自然灾害的信息传播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征;战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其成效[D];西南大学;2009年

6 李志勇;冷战后日本亚洲战略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7 刘明霞;试论战后日本文化外交[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云;冷战后日本对华环境外交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熊菲;日本医疗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10 黄福高;日本农产品贸易壁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074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074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e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