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基于陕西、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县、乡的调研

发布时间:2019-04-02 12:57
【摘要】: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有着很大的关联。调查发现,学校教育对促进农村伦理文化发展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农村伦理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需要有关各方寻求各种有效路径。
[Abstract]:School education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thics and culture. It is found that school education plays both a positive and negative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thics and 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role of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thics and culture, it is necessary for all concerned parties to seek various effective path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人文发展学院;
【基金】:朱小蔓主持的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促进农村社会综合进步的状况及对策研究”(08ASH014)之子课题“学校教育促进农村社区伦理文化发展”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郗瑞洁;;关注留守儿童问题[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2 唐桂华,屠晓春,盛建国,陆德华;对农村中小学电教常规媒体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小学电教;2003年12期

3 李敏;高崇;;学校教育与农村伦理文化发展——基于陕西、浙江、安徽三省部分县、乡的调研[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17期

4 刘琼;孙玉文;;农村女童教育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在职教员兼搞私塾,破坏了学校教育[J];外国教育研究;1976年05期

6 宓平琪;;日本儿童所处的环境[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5年03期

7 ;应对黑网吧广州教育局加快“校校通”工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8 计琳;李文萱:细微之处见真功[J];上海教育;2004年24期

9 刘长海;美国品格教育质量标准介绍[J];基础教育参考;2005年03期

10 王云飞;先秦儒家若干教育范畴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佳权;丁红燕;;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马晓东;黄连芳;;新时期农村学生家访的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3 李刚;;小心,学生“自杀性”行为[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李春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学校心理卫生及健康教育浅析[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秦玉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资源使用效率衰减问题研究——以中南某县为例[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胡辛人;;关于写作《浅论华中敌后的干部学校教育》一文的几点体会[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二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5年

7 李光辉;;新时期学校教育与公民道德建设[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4年

8 史新琼;;浅谈教育科研档案管理[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9 刘传德;;外国学校管理史话(三)——古希腊罗马的学校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10 张捷夫;;清代山西的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一辑)[C];199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占民;发挥学校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N];青岛日报;2006年

2 程方平;让孩子得到心悦诚服的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5年

3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政府教育督导室 刘玉江;新课程改革与校长角色定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周静文;两条“吃苦”新闻的警示[N];新华日报;2006年

5 记者 赵婷;小学初中每班不应超过40人[N];北京日报;2005年

6 城区五一路小学 陶河清;对“和谐校园”的思考[N];长治日报;2005年

7 夏莲花;家校沟通障碍在哪里?[N];文汇报;2006年

8 巴山;应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N];中国文化报;2011年

9 ;从“小古辍学”说起(下)[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本版撰稿 记者 吴俊斐;学生寄宿出现低龄化现象[N];金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姜月;遮蔽与解蔽[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道勇;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志平;学校教育中的知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王彩霞;二十世纪中国学校校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琴;学校教育中师生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汉珍;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杨明朝;梁漱溟的教育思想(1915-1945)[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朝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冯绮云;我国目前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马丽燕;宗教对学校教育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芳;学校服务社区的功能缺失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9年

7 关玉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与未成年人道德人格培养的关系[D];南昌大学;2008年

8 吴继军;明代学校教育及其功能的拓展[D];西南大学;2009年

9 林海玲;中美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10 刘玉侠;学校考试与学校教育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25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525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c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