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成立
[Abstract]:On April 14, 2010,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and expert working Committee were established in Beijing. Liu Yandong, member of the 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and state councilor, attended the National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Teaching Materials expert Advisory Committee and the expert working Committee to present the appointment ceremony and delivered an important speech.
【分类号】:G6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母松灵;李宝庆;;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执行的失效与化解[J];衡水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于江;;新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十年回顾与反思[J];教学研究;2011年04期
3 林为炎;;新课程对中考改革的呼唤[J];中学物理;2002年09期
4 刘婷;;音乐教学中情景创设的作用和意义[J];学习月刊;2011年10期
5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1年06期
6 刘素娟;;试析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欣喜与忧思[J];考试周刊;2011年42期
7 朱晓洁;;语文对话教学过程的实践探索[J];学语文;2011年03期
8 安振平;;问题征解[J];数学通讯;2011年Z2期
9 范永丽;;课堂教学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10期
10 戚泽益;;浅论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J];华章;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宝山;;基于全面学习苏联课程教材建设模式的历史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李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美术[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辛益民;党永民;王贵喜;;课改需要民主管理的环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王宇红;;浅谈骨干教师须具备的素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5 王希亮;;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素质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上海市金山区教师进修学院《城郊中小学教师校本在职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组;;城郊中小学教师校本在职教育模式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7 王先超;;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反思性教学的内容[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陆京秀;;新课改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袁文媛;;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10 董玉芝;;新课程标准下地理教学过程设计的依据[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欣瑶;中荷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研究中心在兰成立[N];甘肃日报;2009年
2 记者 曾革楠;教育部成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工作领导小组[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刘延东;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工作委员会颁发聘书仪式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华蓉;健全管理制度,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科学决策[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钱诚;我省将在普通高中开建基础教育课程基地[N];江苏教育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靳晓燕;健全管理制度推动科学决策[N];光明日报;2010年
7 李鸿 本报记者 杨淑湘;从“丑小鸭”到“白天鹅”[N];丹东日报;2010年
8 记者 马璇;深圳成全国中小学生“减负”试点[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华蓉;为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出谋[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记者 孙军;中国卓越校长局长峰会在焦召开[N];焦作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泽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适切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柯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实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卯;朱经农基础教育课程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贾芳芳;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中人性关怀的缺失与回归[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田迅;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十年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章光洁;白族农村社区中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恒;基础教育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葛春;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社会学分析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佳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8 余彬;终身教育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9 巴彦美玛尔;蒙中基础教育课程若干问题的比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延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职前教育改革[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55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55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