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研究
[Abstract]:In this study, 378 college students' narcissistic implicit view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ocial validity. Results: th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 combination of explicit narcissism and recessive narcissism,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five factors: self-superiority, self-righteous, obstinacy and persistence, desire for power and inferiority; The influence of age on narcissism implicit view was not significant, while the overall difference of professional and gender narcissistic implicit view reached significant level.
【作者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思想政治学院心理系;浙江工商大学学工部心理健康中心;
【分类号】:G44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3 徐伟;李朝旭;韩仁生;;友谊的结构研究——一项对大学生友谊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5期
4 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5 陈建文,陈淑菊;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登峰,崔红;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事物指向、他人指向和自我指向特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登峰,崔红;中西方人格结构的理论和实证比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人格结构的确认与形容词评定结果[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年02期
5 骆一,阮昆良,刘敏;大学生创造性人才观及相关因素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徐玉明,张建明;警察职业人格结构初步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7 徐玉明,申智军,卫莉莉;警察素质结构的实证性研究[J];公安研究;2002年07期
8 陈建文,王滔;论人格的研究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张薇;组织公平感与个性特点研究进展及评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10 戴健林,任杰,路红;儿童法律概念的心理结构探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宋广文;李建伟;王淑娟;;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李建伟;张雯;;大学生自恋内隐观的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首届国际行为医学学术大会暨第九次全国行为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宏杰;15FQ~+量表中文版的修订及初步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2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丹芬;中医气质学说及中医气质量表(TCM-QZS)的初步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4 翟群;中学生自我价值感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皮永华;组织公正与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报复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杨福义;内隐自尊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许思安;汉族、壮族、蒙族、纳西族人格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劲;中国人诚信心理结构及其特征[D];西南大学;2007年
10 沐守宽;美德形容词评定量表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敏芳;浙江民警人格评定量表的初步编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崔波;中美青少年人格教育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3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韦晓;汉语“人格”与“性格”的内隐概念及其心理结构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尚慧馨;关于小学教师对创造性个性特征认识的调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晓瑜;外语学习内隐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亚妮;中学校长人际交往品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贾黎斋;中学校长的人格与其工作绩效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9 夏少萍;大学生技术创造力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董海涛;成年人智慧的隐含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登峰,崔红;文化、语言、人格结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陈建文,王滔;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J];现代教育科学;2004年07期
3 蔡华俭,符起俊,桑标,许静;创造性的公众观的调查研究(Ⅰ)——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1期
4 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5 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6 杨宜音;中学生友人间执行“分享分担”规范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1年03期
7 方富熹,方格,王文忠;小学低年级儿童对友谊关系的认知发展[J];心理学报;1993年01期
8 李淑湘,陈会昌,陈英和;6
本文编号:24609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6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