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是如何创建出来的

发布时间:2019-04-27 03:15
【摘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创建《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的思路。一方面为了让各艺术门类的艺术元素在新理论中统一地运作,需要将新理论构建在各艺术门类的更深层面上,即借鉴"系统论"的思路,将各艺术门类统一地视为由各自基本元素组成的系统。在基本元素的衍变应遵循艺术规则的运作机理上,保证了新理论内部的一致性;另一方面为了使新理论与各传统艺术兼容,参照了计算机的设计思想,在新理论内设置两个层面:(内部)理论层面和(对外)接口层面,前者从哲学的角度界定基本元素、视(听)觉要素和表述艺术规则,确保理论的完整性;后者则结合各传统艺术的实际,将理论层面对基本元素、视(听)觉要素、艺术规则的界定进行细化,以满足与各传统艺术门类兼容的要求。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idea of creating "Multimedia Picture Art Theory". On the one hand, in order to let the artistic elements of each artistic category operate uniformly in the new theory,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the new theory on the deeper level of each artistic category, that is,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train of thought of "system theory". Treat each art category as a system of basic elements. The evolution of basic elements should follow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art rules to ensure the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the new theory;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make the new theory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ar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idea of the computer, there are two levels in the new theory: (internal) theoretical level and (external) interface level, the former defines the basic element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point of view. Visual (listening) elements and expression of artistic rules to ensure the integrity of the theory;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mpatibil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art categories, the latter defines the basic elements, visual (listening) elements and artistic rule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each traditional art.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游泽清;;创建一门多媒体艺术理论[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陆晓玲;;试析多媒体艺术的时空色彩表现[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游泽清;;谈谈多媒体画面艺术理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3 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语言”系列讲座(四) 十年磨一剑——“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诞生纪实[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22期

4 李欣;;近十年中国当代艺术考察报告[J];青年文学家;2009年24期

5 殷亚林;;CAI课件的科学性特征和艺术性手法[J];襄樊学院学报;2008年11期

6 游泽清;;开启“画面语言”之门的三把钥匙[J];中国电化教育;2012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曹俊芳;多媒体技术在《运动解剖学》教材中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杨璐;多媒体教材设计格式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茹燕;论多媒体画面语言学的合理性[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游泽清;;文本在多媒体教材中运用时要“入乡随俗”[J];中国大学教学;2005年12期

2 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语言的语法[J];信息技术教育;2002年12期

3 游泽清;;认识一种新的画面类型——多媒体画面[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7期

4 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语言中的认知规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11期

5 游泽清;;如何开展对多媒体画面认知规律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云龙;创造性的理论框架(四)[J];发明与革新;1996年02期

2 吴国祥;;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一个整体性理论架构[J];中国远程教育;2007年01期

3 何国平;;城市形象传播:框架与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4 徐润章;Latex系统的兼容性问题[J];应用科技;2005年03期

5 王亢;关注数据的完整性[J];微电脑世界;1997年08期

6 ;《梦幻西游》WIN7兼容性评测[J];网友世界;2010年Z1期

7 郭军刚;;“兼容性”,你了解吗?[J];小学生必读(中年级版);2010年09期

8 ;不让Gmail进“兼容性视图”列表[J];网友世界;2011年01期

9 项立刚;3G兼容性是一大问题[J];通信世界;2004年07期

10 TANK;;奇怪的“兼容性”故障[J];电脑迷;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立民;丁朝霞;;审计公告与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理论框架的研究——基于信号传递机制的研究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刘波;刘玲;;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体系框架构建初探[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高速增长与中国的资源环境问题专辑[C];2006年

3 晁敏;沈新强;;水域生态系统修复理论、技术的研究进展[A];可持续水产养殖——资源、环境、质量——2003水产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吴贻刚;;论运动训练学的理论框架、问题及其未来研究发展方向[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5 陈兴良;;群体犯罪学的理论框架——行为科学在犯罪学中的运用[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6 霍学喜;董银果;;试论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框架与政策结构[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商孟华;;新制度经济学与演化经济学综述和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凤斌;王维琼;;中医脾胃系疾病PRO量表理论结构模型的构想[A];中国中西医结合第十九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7年

9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林莹晓雪;;竞技健美操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框架的建立[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文;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理论框架[N];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曹菲;杨文采建立物探反演理论框架[N];地质勘查导报;2005年

3 景天魁;建立具有中国时空特征的理论框架[N];人民日报;2004年

4 冬安居;人是会看风景的动物[N];中华读书报;2008年

5 ;32位系统用足4GB内存[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9年

6 遥歌;DoCoMo推出3G儿童手机[N];人民邮电;2005年

7 边歆;微软强推Vista 阻力不小[N];网络世界;2007年

8 肖永明;朱熹天理论框架中的君王观念[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为Opteron添砖加瓦[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罗瞻;云标准应具备兼容性和渐进性[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育;企业债券融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2 刘笑霞;政府绩效评价理论框架之构建[D];厦门大学;2008年

3 张璐;批评文体学[D];河南大学;2007年

4 蒋悟真;转型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邓发云;基于用户需求的信息可信度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吉宏伟;网络经济中企业的产品差异化和兼容性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丁继锋;网络效应与ICT产业的标准竞争[D];暨南大学;2007年

9 姜纪沂;地下水环境健康理论与评价体系的研究及应用[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韩晓宇;基于人本经济视角的公路建设用地合理性评价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桂清;绿色产业投资理论分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D];江南大学;2008年

2 马军;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物流系统建设与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张楠;基于体裁分析和关联理论框架下的中国幽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王锋;公共行政正义[D];南昌大学;2006年

5 唐宏叶;我国企业所得税会计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6 彭燕;预算管理—基于企业实践的理论框架及其实现[D];厦门大学;2008年

7 黄荣;价值链会计分析方法应用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王正中;中国人的现代化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张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初探[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鹏;城市绿地生态网络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66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466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1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