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评估:基于实证和科学测评的评价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before and after the reunification of Hong Kong, and holds that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has two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and relying on empirical evidence and adopting scientific evaluation tools and mean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of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are linked to accountability, the concept of "planning-implementation-evaluation" of school management, empirical method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methods,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qualitative and descriptive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to giv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to the mainland.
【作者单位】: 广州市教育评估和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
【分类号】:G52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学校效能研究与教育过程评价[J];教育研究;1996年07期
2 杨琼,范国睿;学校效能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6期
3 赵巧华;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特性问题分析[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汉文);1999年04期
4 汤林春;学校效能研究略论[J];中小学管理;2004年02期
5 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一种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价与质量监控的理论与方法[J];中小学管理;1997年Z1期
6 卢红学;;高职院校发展与效能提升[J];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姜飞月;学校变革中的教师效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何芳;大学学术生产力引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2 龚凉冰;农村民办中小学校本管理机制建构之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谷珊;学校效能评价:对某市高中的实证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4 林海燕;文化视野中的有效学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森才;广州市中职学校经营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启智;;“变态娘”背后是教育评估制度的痼疾[J];教育;2011年22期
2 杨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3 刘燕;陈学梅;田长恩;;我国有效教学评价标准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8期
4 石心;;建构生态化教育评价体系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J];大舞台;2011年07期
5 贺晓波;;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差异合作[J];广西教育;2011年18期
6 荣毅虹;王彩霞;;战略管理视角下的高校网站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7 谭颖;姜德义;邢涛;;学生学业评价标准的“小成”与“大成”[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吴之如;;教育之困:“叔乐”训马薄创新[J];师道;2011年Z1期
9 柴迎红;张剑;;网络自主学习质量监控及评价体系的建立[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10 关茜;;教师需要科学的评价[J];现代教学;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进瑞;;素质教育实施的障碍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2 杨应元;;民办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彭光辉;申伟华;唐晖;;体育技术课程多媒体CAI课件评价体系与标准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唐燕;;结合学生绘画——塑造学生的良好性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熊丽凤;;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6 冯宝玉;;对校本培训评价的几点看法[A];2007“校本培训”主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向仕英;;民办学校教师评价体系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8 胡鹤毅;;试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外引内发”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9 李润;;实施素质教育的构想[A];银龄睿智——为“十一五”规划建言献策论文选编[C];2006年
10 滕树立;;波兰基础英语教育及其启示[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关健 继舫 聂宇 映菘;津市创新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N];常德日报;2005年
2 高 原;能力评价体系何时才能替代知识评价体系?[N];大众科技报;2004年
3 中央教科所副研究员 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马晓强;“绩效”目标落实重在评价体系[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红星小学 张雪萍;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初探[N];鞍山日报 ;2008年
5 本版编辑 陆炎 程忠 张卫玲 于文忠;如何看待课改后的评价体系?[N];中国体育报;2006年
6 郝时明;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N];陕西日报;2006年
7 边孟颖;评价体系不落实就会走回头路[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记者 宋全政;山东将学生体质纳入学校评价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周波;听证“三好生”存废 人人都投改革票[N];成都日报;2006年
10 尹晓华;为何取消评“三好”[N];四川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向众;学校转型时期的教育评价功能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张瑞;理解与超越:情境适应性教学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增武;360度反馈在教师绩效考核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杨晓峰;基于信息技术的小组合作研究评价体系的构建[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超;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晨;美国全国教育进展评价体系(NAEP)的运行机制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5 韩伟颖;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晓燕;国内高中信息技术教材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7 金俊佶;内蒙古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徐曼;关于构建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体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耿鹏;中国西部各省市区域科教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唐佐寿;中小学信息技术“T&W”教学模式与评价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019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01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