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拿来主义的狂欢与落寞——对中国教育苏联模式的追忆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9-06-27 18:20
【摘要】: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教育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在教育体制上仍带有浓厚的苏联模式的色彩。本文对中国教育苏联模式的历史和现实影响进行了一些分析,并对中国目前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意见。
[Abstract]:The Soviet socialist model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Chinese ideology,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o on. Up to now, it still has a strong Soviet model color in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and practical influence of the Soviet model of education in China, and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for reference to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reform in China.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生物系;
【分类号】:G5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汝中;;“拿来主义”要“拿来”的是什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6年08期

2 徐建军;;“中间突破”法在《拿来主义》结构分析中的运用[J];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11年04期

3 杨东平;;中国教育需要一场革命[J];公民导刊;1999年08期

4 张立新;;抓挈方法 纲举目张——教学《拿来主义》[J];语文教学之友;2005年01期

5 中年教师;;不要成为拿来主义者[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09期

6 徐燕;;语文课的深度美和艺术美——《拿来主义》一课三改的启示[J];中学语文;2010年25期

7 张文素;宋宏雄;;《拿来主义》教学简案及评点[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0期

8 唐维铎;;喻中设喻 形象说理——《拿来主义》中的比喻论证[J];语文知识;1997年05期

9 刘翠湘;李鼎荣;;寻根文学与拿来主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孙蔷华;;用当下的眼光审视那座“大宅子”——《拿来主义》的深度解读与赏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淑云;;宋代教育改革简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胡国柳;张长海;吴顺祥;;基于职业成长视角的会计本科教育改革设想[A];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薛高阜;邵世雷;;高等教育质量观探析[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周小李;;艾波茨霍姆学校与费尔霍普学校之比较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6 陈传锋;许净露;金一波;;恢复高考30余年来中学生学习状况的历史回顾与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关于深化农村(成人)教育改革,推进北京市农业现代的调研报告[A];北京市农民教育研究报告[C];2001年

8 高金力;;谈幼儿园园长在教育改革中的应有心态和作用[A];管理与服务——北京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研究论文集[C];2003年

9 周伟业;;教师网络素养与教育改革调查报告——以艺术教师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10 徐心希;;试论林希元对明代封建教育的批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建华;教育改革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宋全政;没有回头路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天富;科学发展种好教育改革“试验田”[N];重庆日报;2009年

4 张晓晶;期待新一轮教改带来新希望[N];闽西日报;2009年

5 王继红 记者 海涛;五华区教育改革再推新举措[N];昆明日报;2009年

6 自治区教育厅;教育改革与发展业绩喜人[N];新疆日报(汉);2009年

7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陈安丽;一项具有创意的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唐国忠 杜良;春风又度“五一中”[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9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罗燕;教育改革,,教师是核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丰捷;2009教育改革与民愿同行[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又中;苏联模式的形成、僵化及其教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邢和明;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认识的演变(1949—1976)[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陈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育改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卢宁;战后日本短期高等教育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蒋京川;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吕雪峰;从“人民民主”到“准斯大林体制”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世清;教育政策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李江林;高师理科专业教育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10 李晓云;尼尔·波兹曼的媒介生态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2 秦臻;比较视阈中的我国教育公平制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贺娟;邓小平教育公平思想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方涛;大专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戴林;新世纪日本的教育改革[D];湖南大学;2008年

6 王亚波;论我国经济转型期教育体制改革的滞后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7 郝真鸣;新世纪高校教学园区环境建设特色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8 杨可心;关于职业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宋云娟;文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同辰;高中文理分科与学生地理空间认知能力差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070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070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