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4 07:39
【摘要】: 软件产品的可用性近几年已成为衡量软件质量的重要因素,网络课程作为一种信息密集型的教育软件产品,其可用性的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满意度,网络课程日益突出的可用性问题以及解决这一问题的需求,是本论文写作的源由。本论文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对网络课程所涉及的可用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与综合分析,重点研究如何利用可用性工程的方法和策略优化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流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使得网络课程的建设过程即是一个设计的过程、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使用的过程,以弥补传统网络课程建设流程存在的对可用性设计重视不足的问题,最终得以提升网络课程的可用性水平,使得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更加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和认知特点。 本论文主要由六章内容、前言和结语组成。 前言。介绍本论文的选题背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相关术语界定等。 第一章网络课程可用性诉求。本章是论文的研究基础,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和思辨的方法,对网络课程可用性内涵进行透视,并厘清其与网络课程教学性和技术性的关系。除此之外,笔者利用Jakob Nielsen提出的十条通用的可用性启发式准则(见表前言-1),从我国2009年国家网络精品课程中随机抽取30门进行了可用性启发式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这些网络课程可用性总体水平相对低下,针对此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一建议也成为了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章可用性理论基础。本课题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的范畴,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人因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理论,本章阐述的几个理论和一系列的可用性评估方法是本课题研究和实践的基础,它们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养料、思维框架、研究方向和方法策略。 第三章可用性质量实现模型。本章首先阐述了网络课程建设常规采用的软件工程流程,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从可用性的视角,对其进行改造,尝试建构了网络课程可用性质量实现模型,从而为如何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流程中,嵌入可用性设计要素和方法策略提供了研究和实践框架。 第四章可用性策划与分析。策划与分析是网络课程建设流程中关键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后续环节设计与开发中网络课程的设计方向、预期目标及媒体表现等。通过此环节可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开发者提供学习者在线心理取向或使用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参考,使得开发出来的网络课程更加符合人的视觉特性和认知特点。本章首先对学习者特征进行理论探讨,然后重点阐述笔者在实践中进行的网络课程策划与分析阶段的实证研究,最后形成一般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框架。 第五章可用性设计与分析。设计与分析是网络课程建设流程中的另一关键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本章首先对可用性设计与教学设计的关系、可用性设计原则和可用性设计内容进行了阐述,然后重点阐述笔者在实践中进行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阶段的实证研究,形成了一般的可用性设计与开发的实践框架。 第六章可用性衡量与评估。可用性衡量与评估贯穿在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整个流程中,在各个关键环节通过此以了解学习者的体验及征询专家建议,作为调整课程设计与开发的依据,让学习者参与设计。本章首先在国内外比较常用的几个网络课程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对适合我国网络课程的可用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探索研究,形成了一份网络课程可用性测试检查表,以便为我国的网络课程建设及国家网络精品课程的评审提供借鉴。 结语。总结了本文对前言中所提出的关键问题的解决情况,并展望了后续研究的可能方向。 研究的整体思路是:首先分析网络课程的可用性现状、对存在的可用性问题进行归因,然后对传统的网络课程建设流程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课程可用性水平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网络课程可用性质量实现模型,并对这一模型中的关键问题及阶段进行了实践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一般的实践框架、原则和方法策略。
【图文】:

信息架构,示例,问题


主要是指页面的配色是否符合课程特点,颜色对比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大众美习惯等。导航主要是指导航是否清晰,链接与显示内容是否一致,链接是否确,,快捷等。.信息架构有75%的网络课程信息架构合理,信息量适中,重点内容突出,且层次结清晰,一目了然,符合学习者的认知习惯。但也有25?0的课程存在大大小小题,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问题:(1)在同一页面上出现同一内容多处导航情况。如“财政学”这门课中,“课程学习”、“开放资源”等栏目同时出现最上部的导航和下面的导航中,让用户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该面的模块安排重复,焦点不突出,学习者进入该页面后,会无从入手。(2)一网页内内容偏多,字体偏小,易给学习者造成视觉疲劳;(3)页面结构松无层次感,导致整个界面结构缺乏整体感。道乙土户担哪!少烈晒上丑蟀例终鳗鬓到提程论气哆修隽业生咔释{尝生评竺J担乒鲜L二

网络课程,信息架构,学习者,认知心理


整个页面变成了一个调色板,过多的颜色喧宾夺主,分散了学习者的注意力,使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快速聚焦到学习内容上。图1一9配色问题示例.导航80%的网络课程导航设置恰当、清晰。但有20%的网络课程仍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导航混乱不清。(2)导航与显示内容不一致。(3)链接失效。(4)链接深度深。〔5)二级导航不清晰等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名卓;刘名海;;网络课程可用性质量的衡量与评估[J];中国远程教育;2011年04期

2 杜迎洁;;后现代课程观及其在网络课程中的适切性——基于一种新型课程观的视角[J];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3 余云涛;;电子课本教学性研究[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2年12期

4 王炳鹏;;Blackboard Learning System平台下网络课程的用户体验优化设计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张涛;张康;徐菊华;张同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现状分析与模式新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刘名卓;赵娜;吴永和;;可用性测试技术在软件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基于智能教育出版平台管理系统的开发案例[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2期

7 黄琦;;情景教学模式在任职教育院校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年12期

8 刘名卓;;网络课程可用性质量保障的策略分析与模型建构[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10期

9 张红玲;李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问题分析——以S大学《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为例[J];外语电化教学;2012年05期

10 敖谦;刘华;贾善德;;混合学习下“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晓鹏;高校图书馆网站可用性评价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2 王觅;面向碎片化学习时代微视频课程的内容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沛旺;《移动通信》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王雅;企业E-learning课件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任天兵;面向课堂的课程中心制作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高岳;基于ASP的高频电路精品课程动态网站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李娟;高校网络课程教学应用个案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6 于洁;网络课程的普适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7 张晴;基于阅读策略的大学英语阅读网络课程的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8 邹成兵;基于IFIX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的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翟玉霞;基于互联网的农民远程培训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李丽君;可用性在滨海新区主题公园环境设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31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31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a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