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可能生活
【作者单位】: 安庆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车丽娜;徐继存;;寻找失落的知识分子精神——论教师的知识分子精神的式微与重建[J];教师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祝卓宏;吴胜涛;李娟;史占彪;王文忠;;地震灾区教师的公正观与满意度[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1期
2 叶牡丹;李义胜;;知识分子精神与教师专业发展[J];中国教师;2013年01期
3 熊德明;刘伦钊;;大学教师角色冲突的自我调适策略探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瑞生;学校精神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范小梅;当代大学批判精神的失落与回归[D];西南大学;2010年
2 朱晓;精神荒原与知识分子祛魅—生态批评视域中的《历史人物》[D];鲁东大学;2012年
3 郑昭华;论当代大学教师知识分子精神的表现形态与培育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推荐给教师的书[J];天津教育;2008年06期
2 孙艳平;姜超;;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自我评价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8年06期
3 孟贤娟;;教师合作文化缺失的表现及矫正策略[J];中小学校长;2011年02期
4 吴原;;创造可能生活——谈教师职业幸福[J];教书育人;2008年19期
5 罗儒国;;国外教师教学生活研究的回溯与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3期
6 付建铂;;从职业走向专业:回归教师生活世界[J];教育科学论坛;2007年08期
7 黎琼锋;;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的共生关系[J];中国德育;2008年02期
8 赵庆;;教师思考的几种类型[J];现代特殊教育;2011年03期
9 陈尚生;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改革方略[J];教育评论;2003年05期
10 郭朝红,王彬;教师专业生活质量的国际比较[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昆峰;;关于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研究对策[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2 ;规范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是新时期的立校之本[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4 ;以师为本 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5 ;构建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推动师生与学校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搭建平台 科学引导 确保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健康持续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7 ;探索多元有效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高标准建设教师培训基地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9 ;创新机制 更新模式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2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夏禾;十六中推进教师专业发展[N];苏州日报;2010年
4 杨柳青一中 安玉静;让生命成长走进教师专业发展历程[N];天津教育报;2010年
5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6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江芸涵;让每一名教师更专业[N];四川日报;2010年
8 宿迁市教育局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葛井井;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探究[N];江苏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徐德明;成长最快的是教师[N];天津教育报;2011年
10 郭秀中 葛宪利 冯彦鹏;滋兰九畹辉满园 沃土勤耕树参天[N];安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楠;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组织维度[D];西南大学;2012年
2 岳娟娟;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生态模型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蔡京玉;行动研究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吴美华;技术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伟胜;现成生活与可能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尹雁;艺术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赵静;运用知识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婷;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内在动力的跨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喻;新课程背景下重庆市合川区农村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之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8 任志轲;一位高中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耿婵娟;基于关注阶段理论的初中熟手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艳;美国教师组织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23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52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