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教育发展思想刍论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东湖分校;
【分类号】:G40-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阚如良;论大三峡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6期
2 黄志斌,骆徽;关于实现经济与社会、生态和谐发展的思考[J];理论前沿;2005年01期
3 余显礼,王力钢;论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进[J];探索;2004年05期
4 席酉民;王亚刚;;和谐社会秩序形成机制的系统分析:和谐管理理论的启示和价值[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俞国锋;科学发展观与思维方式变革[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安彦彦;以人为本观照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武汉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编后[J];比较教育研究;1980年06期
2 李清悚 ,顾呈璋;师范教育应当受到重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3 唐龙圭 ,沙裕忠;从实用教育到职业教育——评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4 蒲心文;近三十年国外教育的发展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0年03期
5 梁忠义;论社会主义教育经济学[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6 延思;;争取80年代教育事业有一个大的发展[J];人民教育;1980年08期
7 徐衍贤;刘建峰;;学前教育要注意科学化[J];湖南教育;1980年12期
8 谢文杰;;教育是生产部门[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9 梁忠义;;关于教育计划与社会经济计划的结合问题[J];外国教育研究;1980年04期
10 裴明;张继荣;;大姚县文教局组织教师参加函授学习[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德富;李宣瑚;;“人的可靠性分析”与地震监测预报[A];中国地震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文集[C];1999年
2 周伟文;;妇女与社区环境管理[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3 高颖维;;金字招牌“德”来铸——贵友大厦“以德为魂,以人为本”的企业发展之路[A];海派商业文化论文集[C];1995年
4 谭尚辉;;运用系统经济思维 建立本企业最经济的运行方式[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霍爱军;;提高邮政企业“用户满意度”的措施[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裴娣娜;;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教育体制的改革[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7 靳丽华;;以陶为师 塑造新型教师[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8 ;序[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9 ;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10 张铁铮;张益民;;一校引来百业兴——芮城县陌南镇农技校科教兴乡纪实[A];科教兴村实践与探索——山西省农村教育改革百校评析[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庆喜;以人为本的管理[N];安徽经济报;2000年
2 志勇;家庭装修应以人为本彩色暖气成时尚[N];北京日报;2000年
3 李国庆;关于包装企业管理创新的思考[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 张晴;“珍惜生命 以人为本 欲不可无 欲不可纵”[N];中国妇女报;2000年
5 康晓光;西部开发要给多数人创造发展机会[N];中国工商报;2000年
6 记者 王 娅;城市空气质量将改日报[N];中国环境报;2000年
7 马智;多厅影院 别样风景[N];中国交通报;2000年
8 张高丽(作者系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像发展高科技那样发展教育事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唐青林;四川为民办教育发展安上“助推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李建平;以人为本 教文育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论中国高等院校竞技运动的驱动机制[D];北京体育大学;2000年
2 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庆刚;“大跃进”时期“教育革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邵陵;反省与求证:四川藏区教育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李阳;埃及近代以来教育发展与埃及现代化[D];西北大学;2002年
8 曾芬钰;论我国城市化战略的可持续性[D];厦门大学;2003年
9 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刘涛;刑事诉讼主体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爱兰;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系统及其网络题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方松;浅论胡风文艺思想的渊源与精髓[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白玉;致纬公司网络营销研究与探讨[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4 陈慧;农村妇女素质的提高与社会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赵士文;盘锦市合作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6 苏华峰;实施创新教育——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教育发展的战略抉择[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莉;二十世纪中国学习国外教育改革经验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兰向春;中等专业学校数学教育问题及对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剑虹;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办学体制改革的策略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俞远光;中学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526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5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