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2-09 21:59
【摘要】: 今天,无论是教育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教师素质是提升全民教育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又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要素。“教师的知识与技能”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本论文旨在对教师职业必备的知识技能进行研究与探讨,选取的角度则是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发展研究”,主要研究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其中,“是什么”,指研究教师的知识技能作为一种历史和现实的存在,其概念和内涵曾经是什么?应当是什么?“为什么”,指历史上教师知识技能的形成背景和来龙去脉如何,构成当代教师知识技能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怎么样”,是指教师知识技能在实践中发生作用的实际形态以及现实结果。“发展研究”,既是为了描绘教师知识技能在漫长时代中的历时性变化,也是为了挖掘和分析当代教师个人专业知识技能内涵与实践变迁的动力、根源以及表现。 本论文把“教师知识与技能”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探究其各方面的“发展”,并以此结构全文。研究思路是:在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程中,始终存在“应该是什么”(应然)和“实际是什么”(实然)两个维度,它们可能是统一的,也可能是矛盾的,由此构成的张力与空间,就成为教师知识技能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因此,这一研究应当探讨的问题应当包括: 1、一般“知识技能”与“教师知识技能”之间存在什么的联系?教师知识技能究竟意味着什么?其特殊性何在?这是本论文应予阐释的核心概念。 2、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内涵与现实,与其历史发展(曾经是什么)和当代理论基础发展(应该是什么)密切相关,因此探讨这两个方面对于正确释读教师知识与技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目前教师知识技能得到专业培养的路径主要是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系统,而教师教育的结构和内容可以显示不同国家对教师知识与技能的关注领域及培养侧重,对此也应作出比较分析。在这个层面中,课程的设计,既出于应然考虑,同时又表现为实然的架构。 4、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受的职前专业培训基本相同,但这是否构成了他们在教学作实践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来源?还有无其他来源?其知识与技能又是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发展的?这主要是一个实然的维度,从中可以判断、比较职前与职后教师教育课程的效果,也可以发现理想状态与现实情况之间的差距。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探讨富于现实意义。 5、学科教学是真正考验与展现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场所,在此,学科内容专业知识和学科教学专业知识必须结合,那么,在一门具体学科中、在一位具体教师的身上,教师知识技能的要求与教师表现如何?何谓学科领域中的专家教师?这里也是应然与实然的结合点,通过对两位真实的专家教师知识技能的分析,展现其知识技能的独特发展道路,能够给予其他教师以启示。 6、教师知识与技能的评价标准是什么?这是应然维度。目前我国的教师知识技能评价现实如何?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实然维度。现实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解决?这是由应然和实然之间的空间以及现实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条件所决定的。但无论何种教师评价,都将直接反作用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的选择和教师个体知识技能的运用状态,引领或激励教师在学科教学领域的专业表现。 上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见下图: 本论文借助对文献资料的梳理和国际比较的视野,通过对教师、校长的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及其教学实践的剖析,构建论文框架和内容,并试图寻求对上述问题的阐释与解答,在寻找关于教师知识技能教育的国际共识基础上,针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符合我国教师知识技能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有效方法。 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九个部分: 在绪论中,将主要说明本论文研究问题提出的缘由、研究意义、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简要的研究框架、研究创新点、论文局限与不足。 第一章,“教师知识与技能概述”,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当代教师知识与技能研究的主要内容,确定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路。 第二章,“教师知识与技能发展的历史回顾”,试图分析与判断人类历史中的知识发展如何影响教师知识技能变化与发展,并观照近现代教育哲学、课程观与教师知识技能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的当代发展”,主要对当代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教育中的课程予以剖析,呈示、说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一些国家、地区在致力于发展教师教育课程方面表现出的不同侧重点和课程架构要素。 第四章,“教师知识与技能理论基础的当代发展”着重剖析构成我国教师“一般教学知识与技能”的五方面理论基础,阐释教师必备知识内涵的当代变化与发展,及其向教师知识技能提出的新要求。 第五章,“当代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来源及发展研究”,这是一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我国教师知识技能情况的调查研究,以显示现实中我国教师知识技能职前与在职发展的群体特征,其重心与特点,并考察理想目标与改革实践之间的差距。 第六章,“当代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与技能解读——以语文学科为例”,选取语文学科中的教师知识技能作为观照对象,以“教学专长”的理论研究作为切入点,通过比较两位不同时代专家教师的教育案例,解析其专业知识技能的构成及特质,以期对中小学教师有所启迪。 第七章,“教师知识与技能评价的当代发展”,说明教师评价研究的当代发展,简要回顾作为教师评价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师知识技能评价的历史发展,并通过选择性地呈示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不同侧重的教师评价标准或方案,阐释教师知识技能评价的现实情况,并针对我国教师评价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对策。 在结语中,根据前面各章节的研究结果勾画“教师专业知识技能发展”的“树形图”;同时提出促进我国教师知识技能的专业发展建议。
【图文】:

关系图,核心概念,关系图,文献综述


笔者采取了“知识(与)技能”两词连用的表述。总之,在文献综述和概念解析的过程中,笔者逐渐深化了对于本论文上述三个核心概念及其内在关系的理解,并根据这些理解画出了图1一l的四个圈层,作

形态图,知识分布,历程,形态


社会发展现代未来图4一4绒默知识的成熟理论用这一简单图形2’6来概括漫长历史中知识存在的形态虽然略显粗糙,但却启发了笔者对教师默会知识形态的认识。笔者根据图4一4,画出了分别以“教师知2,3T钢:《教育一, j11.$.实践》,(教育研究》,2004(2)。21月注:本文采用“默会知识”的表述,与此处“绒默知识”的涵义一致。215方明著:(绒默知识论》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51.1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秉龙;;幼儿教师美术教育技能培养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夏露;李宇凯;蒋洪池;;关于当前我国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 赵宗庆;李宇凯;周刚;;加强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工作的实践与思考——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年01期

4 薛慧军;;发挥高中数学的内在力量,为学生谋取长期利益[J];学周刊;2013年2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红;新政策背景下专家型教师素质与行为标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吴琼;高中数学教师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关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超;基于教育问题解决的教师培训模式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丁凡;小语教师提问技能调研[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冀淑敏;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知识管理能力构成及现状调查[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晓凤;教师指导下的英语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自主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俊华;高中数学教师的MPCK发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6 陈曼蔓;小学特级教师专业技能结构与特征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淑贞;基于名题背景试题编制的教师专业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冯应国;民族地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反思[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周莲;杭州市民办民工子女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策略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10 王永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中学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状况与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779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5779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a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