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同伴关系与儿童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的纵向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0 18:07
   攻击行为在儿童中普遍存在,并与其社会适应密切相关。以往研究发现,同伴关系与儿童的攻击行为高度相关,但二者之间孰因孰果一直没有定论。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的亚类别—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因果关系还未见有研究。本研究拟采用纵向设计来探讨同伴关系和反应性/主动性攻击之间的因果关系。采用整群抽样法,以天津市南开区某小学一到五年级1380名儿童为研究对象。前后进行了两次数据采集,间隔为8个月。采用同伴提名法来测量同伴关系,由儿童提名本班至少三位最喜欢的和三位最不喜欢的同学,并根据提名结果将同伴关系分为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两个维度。儿童的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行为由班主任通过填写“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来测量。运用交叉滞后分析考察同伴关系(社会偏好和社会影响)与儿童的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1)儿童的主动性攻击可以正向预测社会影响;(2)反应性攻击和社会影响之间不存在预测关系;(3)社会偏好负向预测儿童的反应性攻击;(4)社会偏好负向预测儿童的主动性攻击。本研究结果说明,考察同伴关系与儿童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须进一步区分攻击行为的不同类型以及同伴关系的不同指标。研究结果对揭示同伴关系和攻击行为的因果关系有理论意义,对攻击行为的预防和治疗有实践价值。
【学位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B844.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儿童的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
    1.2 同伴关系
    1.3 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
2 问题提出和研究假设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3.1 被试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过程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
    4.1 儿童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变化
    4.2 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及变化
    4.3 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分析
    4.4 反应性和主动性攻击与同伴关系的交叉滞后分析
5 讨论
    5.1 儿童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
    5.2 儿童同伴关系的性别差异
    5.3 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
    5.4 研究不足与展望
6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1期

2 赵建芬;尹丽娟;李蓓;;性别图式理论下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性别差异[J];教学与管理;2014年30期

3 周广东;冯丽姝;;区分两类攻击行为:反应性与主动性攻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年01期

4 张静;田录梅;张文新;;同伴拒绝与早期青少年学业成绩的关系:同伴接纳、友谊支持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4期

5 赵景欣;刘霞;张文新;;同伴拒绝、同伴接纳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亲子亲合与逆境信念的作用[J];心理学报;2013年07期

6 吴姝欣;周宗奎;魏华;鲍娜;;童年中期的性别隔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年03期

7 秦文波;;幼儿焦虑与同伴接纳、拒绝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年06期

8 孙晓军;张永欣;周宗奎;;攻击行为对儿童受欺负的预测:社会喜好的中介效应及性别差异[J];心理科学;2013年02期

9 曹丛;王美萍;张文新;陈光辉;;主动性攻击和反应性攻击的遗传基础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2年12期

10 纪林芹;张莹莹;陈亮;陈光辉;曾玉;张文新;;童年中期对抗行为的发展及其与同伴拒绝、同伴接纳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璐;成人性别角色期待与幼儿性别角色形成的相关性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

2 李梦娇;小学2-4年级儿童二级错误信念、同伴关系与攻击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D];河南大学;2016年

3 唐慧敏;面子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4 周冬华;同伴关系不良初中生的社会技能干预[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张倩;社会排斥后关系重建的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璐;社会排斥对攻击性的影响—内隐自尊的调节作用[D];西南大学;2012年

7 程苏;社会排斥下自我肯定对社会性痛苦、攻击性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闫瑾;社会排斥与成人依恋对个体表情知觉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马书采;社会排斥条件下成人依恋和人格特质对大学生归属需要和人际交往取向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江雅;隐性与显性自恋者在同伴拒绝下的攻击行为差异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489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8489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a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