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国教育经济学影响力的成就、问题与发展探索——研究立场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01-06 23:08
  经过四十年的探索发展,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学科地位已然提升,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产出了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促进了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形成了一定影响力。但中国教育经济学发展至今,也面临学科边缘化、学者认可度不高、高影响研究成果不多、对微观教育领域影响有限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影响力,关键是要在充分借鉴经济学思维方式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坚持教育学立场,摆脱经济学分支学科和经济学应用学科的认识束缚,并适当注重教育学思维方式的参与,既研究宏观教育问题,也关注微观教育问题,加强教育经济学自身理论、话语体系和研究内容的创新,努力在教育学主流学术圈和学校教育实践中发挥影响。 

【文章来源】:教育经济评论. 2019,4(06)

【文章页数】:22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国教育经济学影响力发展的成就
    (一)学科地位迅速提升
    (二)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学者
    (三)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
        1.出产一系列代表性成果。
        2.引发多方面学术争鸣。
    (四)对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提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达到4%的目标。
        2.推动教育市场化改革。
        3.引领教育财政体制改革。
        4.促进教育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二、中国教育经济学影响力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学科被边缘现象依然存在
    (二)学者认可度不高
    (三)高影响研究成果不多
    (四)在微观教育领域影响有限
三、基于研究立场的中国教育经济学影响力的发展探索
    (一)立足教育学领域,努力在教育学主流学术圈掌握话语权
    (二)调整研究内容,关注新时代的教育价值转向
    (三)关注微观教育问题研究,扩大对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
        第一,要继续加强对微观层面教育与经济关系以及教育经济问题的研究。
        第二,要不断探索微观教育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第三,要探索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四)加强理论和方法创新,用教育经济学身份进行学术对话与交流
    (五)改进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促进教育经济学和教育学的沟通连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教育经济研究的几点思考[J]. 王善迈.  教育经济评论. 2017(06)
[2]教育:为何与消费疏离[J]. 张学敏,陈星.  教育研究. 2016(05)
[3]我国教育经济学作者的影响力:变化与“学派”——基于1980-2010年20种CSSCI刊物的知识图谱分析[J]. 蒋菲,黄维.  中国高教研究. 2014(06)
[4]我国义务教育贫困学生资助制度分析[J]. 袁连生,刘泽云.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
[5]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研究的发展及重要成果[J]. 李文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02)
[6]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现状分析与未来思考[J]. 李文利.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1)
[7]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与实践中的既成矛盾[J]. 沈红.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1)
[8]建立规范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J]. 王善迈,袁连生.  教育研究. 2002(06)
[9]我国义务教育财政不公平探讨[J]. 袁连生.  教育与经济. 2001(04)
[10]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J]. 王善迈.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1)



本文编号:29614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29614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