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中国教育技术学正处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通过对我国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三次大发展和三代领军人物的考察分析不难发现,学科危机总是与学科大发展的机遇相伴相生,三代领军人物由于准确地把握了时代脉搏和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敢于直面危机、迎难而上和顺势而为,最终促成了学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大发展。在当前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面临各种危机的情势下,第四代学科带头人必然应运而生,对其应有特征和历史使命的解析是学科今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学院教育技术系;
【关键词】: 学科危机 教育技术学 第四代学科带头人 使命 特征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中国教育技术学处在危机与机遇并存的十字路口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学面临着一连串的严峻危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的领域之争悬而未决,[1][2]学科定位含混不清,逻辑起点争论不休,培养目标飘忽不定,跨越式发展超出本学科共同体的承载,偏重外显的应用性建设而忽视学科内涵建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2 郑旭东;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及其理论结构[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国良,沈芝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美操创编能力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徐东;;两种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比较与反思[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3 李康;从若干定义看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4 蔡宪;从教学模式的研究看教育技术与教学论的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5 何克抗;也论教学设计与教学论——与李秉德先生商榷[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6 赵宏,杨开城,李秀兰;关于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基本框架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7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8 李康;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建设中应注意的四个关系[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9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10 汪基德;;由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所想起的问题——兼论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领域中概念的泛化与歧义[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2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柴娇;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5 虞吉;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楹;基于建构主义现代远程教育模型的研究与实践[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2 鲍同梅;中小学教学设计的问题透视[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中平;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微积分教学设计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姚春媛;高中函数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潘伟华;新课程体系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问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管媛辉;基于劣构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敬文;数列的教学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迎春;新世纪中学语文教师素养论[D];扬州大学;2006年
10 李晶;深入发展时期教育技术理论演变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岳晓东;批判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西方现代教育的实践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2 瞿葆奎,郑金洲;教育学逻辑起点:昨天的观点与今天的认识(二)[J];上海教育科研;1998年04期
3 钟志贤,刘春燕;论国外信息化教育研究的发展走势[J];外国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桑新民;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5 朱葆伟;技术哲学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段建军;文艺学界热议学科危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王 沁;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研究[N];学习时报;2005年
3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魏长宝;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焦虑[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魏小迪;交互理论在信息化学习环境构建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林钦;基于混合学习的研究型网络课程实施效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教育技术学科领军人物的历史回顾与展望——兼论第四代学科带头人的特征与使命,,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6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0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