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04:26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大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初期阶段,面临众多烦恼和困扰,他们渴望迅速成长,但有时又不知如何面对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荣誉。情绪问题发生率较高,负性情绪给大学生带来许多不良后果,影响身体和学习,导致情感异常,造成自我封闭,甚至引起理智失常等等(曾玉琴,2000)。 由于负性情绪会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造成许多不良影响,所以大学生有必要通过情绪调节来管理和改变自己的负性情绪,即在负性情绪调节的过程中,通过采取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最终达到情绪调节的目的。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快乐和幸福逐渐成为积极心理学关注的焦点问题,它的一个重要假定即一个幸福的人首先在于其拥有心理上的健康。故而从心理健康的角度一般将主观幸福感理解为积极情感体验和消极情感体验的权衡。若当一个人所体验的消极情感多于积极情感时,他不仅会感到不幸福,而且会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因此,基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探讨一下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大学生个别访谈以及专家讨论的基础上,编制了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初测问卷;通过初测问卷的因素分析,并考察了信度和效度之后,修订编制出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正式问卷;用正式问卷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进一步探讨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的差异,以及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有着多维结构,分别是寻求支持、认知调节、压抑、补偿、转移、回避、发泄。 (2)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方式存在性别、年级、学科和城乡差异。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寻求支持、回避、发泄维度差异显著,女生选择寻求支持和回避方式显著多于男生,男生选择发泄的方式显著多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补偿、发泄维度差异显著,大学一年级学生选择补偿、发泄的方式显著多于大学三年级学生,大学二年级学生选择补偿方式显著多于大学三年级学生;文理科学生在压抑维度差异显著,文科学生选择压抑方式显著多于理科学生;不同来源地的学生在发泄维度差异显著,城镇学生选择发泄方式显著多于农村学生。 (3)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数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总体幸福感显著大于男生;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生源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差异不显著。 (4)不同的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转移、认知调节、压抑、发泄和主观幸福感相关;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调节、转移、发泄对总体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认知可以正向预测幸福感,转移、发泄则负向预测幸福感。
【关键词】:大学生 负性情绪调节策略 主观幸福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引言9-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22
  • 1 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研究综述10-18
  • 1.1 情绪研究综述10
  • 1.2 情绪调节研究综述10-18
  • 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述18-22
  • 2.1 主观幸福感的界定18
  • 2.2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工具18-19
  • 2.3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19-22
  • 第二章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22-25
  • 1 问题提出22-23
  • 2 本研究拟探讨的主要问题23
  • 3 研究假设23
  • 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23-25
  • 4.1 研究目的23
  • 4.2 研究意义23-25
  • 第三章 实证研究25-36
  • 1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问卷编制25-31
  • 1.1 研究目的25
  • 1.2 研究方法25-31
  • 2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学变量差异31-33
  • 2.1 目的31
  • 2.2 方法31-33
  •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人口学变量差异33-35
  • 3.1 目的33
  • 3.2 方法33-35
  • 4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其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35-36
  • 4.1 目的35
  • 4.2 方法35-36
  • 第四章 讨论36-40
  • 1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维度结构36
  • 2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36-37
  • 2.1 性别差异36
  • 2.2 年级差异36-37
  • 2.3 学科差异37
  • 2.4 生源地差异37
  • 3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37-38
  • 4 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与幸福感的关系38-39
  • 5 创新39
  • 6 不足39-40
  • 第五章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6
  • 附录46-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言;;幸福指数中的创新虚与实[J];创新科技;2011年06期

2 薛淑莉;;情绪调节的概念及研究方法综述[J];才智;2011年20期

3 齐原;;情绪调节研究述评[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4 赵勇;;谈高职专科生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才智;2011年17期

5 于家杰;;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主观幸福感研究——以金华地区为例[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Z1期

7 朱晓坤;翟瑞龙;;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心理控制源关系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8期

8 艾桃桃;欧阳明昆;雷湘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及其相关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年03期

9 贺天庆;;中专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10 张小丽;;大学生焦虑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勇敏;;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社会因素分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郑小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接纳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王玲;;潍坊市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状况调查[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朱伟;陈国法;王催春;;大学生依恋、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王东宇;;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及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张进;;主观幸福感概念、测量及其与工作效能变量的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耿勇;孔燕;陈利;;戒毒所护士主观幸福感、人格特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英;董强;杨清波;张文林;刘阳;;368名卫生离退休卫生人员主观幸福感调查[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梅江英;刘文;李艳;;大学生性别角色态度与主观幸福感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游美琴;苗元江;朱晓红;;经济与主观幸福感[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研究员 杨宜音;人的主观幸福感从何而来[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宗闻;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女性主观幸福感最低[N];消费日报;2010年

3 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与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主任 邢占军;幸福是一种飞翔的体验[N];社会科学报;2003年

4 董为柏;维护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N];中国医药报;2003年

5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王益明;测量幸福[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肖峰;“幸福感”的若干双重属性[N];光明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蔡虹;十大幸福城市:北京因何落选?[N];北京科技报;2009年

8 常德市十一中学 蔡君琦;浅谈初中生思维方向引导与情绪调节策略[N];常德日报;2011年

9 倪柏明;2008,你的“幸福指数”有多高[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张艳;北京首次公布幸福指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云雁;情绪性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米健;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3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李冬梅;青少年心境动态发展特点及不同调节策略对其心境变化影响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丹;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家庭功能、认知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兴贵;青少年学生人格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曹大宇;我国居民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慧;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王宁;知识型员工主观幸福感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田振敏;白领青年的社会资本现状及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4 谭海燕;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0年

5 赵秧;辽沈地区信众宗教信仰现状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倩;乡村旅游地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董凤洁;研究生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8 喻永婷;陕西农村初中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肖洁;参加体育锻炼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量表的修订及试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乔婷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0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100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c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