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本文关键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网络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网络教育正在不断地为学习者和教师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环境,因此倍受学习者和教师们的青睐。由于网络学习以自律学习为主,所以学习效果与学习者的自身素养和学习风格的关联度较高。 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发现传统的网络教育缺乏教师的监控与指导,学习者仍然表现出缺乏自我调控能力的特征,直接影响到了学习者的学习成效。学习者是网络教育的主体,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的过程中,所有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若能对网络学习行为做适当的监控统计并有效呈现给学习者,将可大幅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加能够提高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减少“迷失”现象的发生。因此在网络学习行为监控过程中加入信息可视化反馈机制势在必行!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比较归纳和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在自我调控学习、行为科学、活动理论的指导下,结合SCORM 2004标准,建构了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模型,并且依据此模型,设计并实现了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旨在将不可见的网络学习行为以时间序列和内容序列的形式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习者,便于学习者实施自我调控,使其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态度。另外,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建立,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对网络课程的组织和对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指导,适当弥补网络学习中缺乏教师调控和指导的不足,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孤单感,使师生之间形成教学效果的反馈,这种不断的反馈才能有助于学习者得到多元的评价,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建立,能够真正实现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目的,有效提高我国网络学习者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保证网络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将网络教育的效果提升到另一个高度。因此,本研究为网络学习者在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自觉修正学习态度、提高自我调控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学习行为 监控 可视化 SCORM 2004标准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3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8
- 1.1 本研究的背景及意义8-9
- 1.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发展现状9-16
- 1.2.1 国外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发展现状9-10
- 1.2.2 国内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发展现状10-15
- 1.2.3 研究问题及分析15-16
- 1.3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的可行性分析16-17
- 1.4 研究方法17
- 1.5 论文结构17-18
- 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的相关理论研究18-26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18-22
- 2.1.1 网络学习行为的定义及模型18-21
- 2.1.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的定义21-22
- 2.1.3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的定义22
- 2.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研究的理论基础22-26
- 2.2.1 自我调控学习理论(self-regulated learning)22-23
- 2.2.2 行为科学理论23-24
- 2.2.3 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24-26
- 3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模型的建构26-34
- 3.1 建构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模型的技术标准26-29
- 3.1.1 技术标准的选择26
- 3.1.2 SCORM 2004 标准26-29
- 3.1.3 SCORM 标准可跟踪的学习行为参数29
- 3.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模型的建构原则29-30
- 3.2.1 确保数据真实可靠30
- 3.2.2 确保构建方法科学有效30
- 3.2.3 模型具有重用性30
- 3.3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理想模型的建构30-34
- 3.3.1 网络学习者学习行为分类及可视化指标30-32
- 3.3.2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的理想模型32-34
- 4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34-49
- 4.1 系统模块设计34-38
- 4.1.1 登录注册模块35
- 4.1.2 学习者模块35-36
- 4.1.3 教师模块36
- 4.1.4 管理员模块36
- 4.1.5 安全退出模块36
- 4.1.6 系统的开发模型36-38
- 4.2 系统的技术路线38-39
- 4.2.1 系统开发的技术选择38-39
- 4.2.2 系统开发环境39
- 4.3 数据库设计与说明39-40
- 4.4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相关模块的实现40-49
- 4.4.1 注册、登录验证模块41-42
- 4.4.2 选课中心模块42
- 4.4.3 课程学习子模块42-43
- 4.4.4 测试子模块43-44
- 4.4.5 BBS 论坛子模块44-45
- 4.4.6 学习过程统计子模块45-49
- 5 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49-51
- 5.1 实验材料的选取49
- 5.2 实验对象的选取49
- 5.3 实验结果分析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5
- 附录A 测试结果统计柱状图代码55-5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57-58
- 致谢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福源;;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支撑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教育;2003年07期
2 张玮;;基于网络交互的学习共同体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8期
3 肖建新;贺耀;李学军;;基于Multi-Agent的网络协作学习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07期
4 黄立志;胡毅丽;;天津市大学生网瘾问卷统计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年06期
5 王金秀;;音乐课外拓展中的网络学习[J];现代教育;2011年Z1期
6 张萍;唐国菊;;国内网络学习动机研究的现状和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1年04期
7 韩松;胡铁生;;基于网络平台的英语写作中心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09期
8 张庆凤;;网络学习与面授结合的英语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1期
9 冯晓媛;;基于个人化的教学资源推荐系统的设计与评估技术[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书明;田俊;;网络学习中个性化学习服务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功;陈中永;;培养大学生网络学习策略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蔡皖东;何得勇;;基于用户行为监管的内部网安全机制及其实现技术[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3 葛燕;秦宪刚;周荣刚;石庆馨;张侃;;中小学生网络学习的认知态度调查[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郭磊;贾春杰;;网络环境下学习者信息超载和迷航的化解[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勇;王洪;;游戏化学习社区的交互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6 郭晓红;;构建网络学习平台 创新培训管理手段——龙烟网络学习系统实践与思考[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高梅花;;基于网络教学的学生发展性评价策略[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贾春杰;;谈谈传统学习观念向网络学习观念的转化[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章宗标;黄小莹;;基于Agent的个性化资源配送在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10 孙晓红;闫涛;李福学;;“团队化教与学”教学方法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吴春燕 通讯员 兰祝刚 江承金;“网络学习天地”就是“随身课堂”[N];光明日报;2010年
2 满兴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汉语出版分社社长);网络学习服务解困汉语推广谜题[N];中国图书商报;2011年
3 记者 刘志强;贵州以“网络学习”提升四类人群科学素质[N];科技日报;2011年
4 通讯员 郭安民 李风;河南濮阳:网络学习开辟军转培训新天地[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5 记者 李伦娥;开名师博客建网络学习会[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杂人;体验网络学习趣的乐趣[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沙红 黄河;网络学习=会用计算机?[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章乐平 万进禄;上海总队二支队基层网络学习室全部建成使用[N];人民武警;2007年
9 谢 宏;网络学习:信息时代的美丽时尚[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iLearning筑起太保网络学习平台[N];网络世界;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家华;网络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孟庆军;网络学习代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唐智松;网络文化中学生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塑[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永宁;基于知识转移的企业创新网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宇露;海外子公司的战略网络、社会资本与网络学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祝春兰;网络学习中自我监控的结构与影响因素[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云;基于网络的适应性远程教育系统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杨瑛霞;分布式虚拟训练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10 盛守照;前向神经网络学习问题研究及其在转台控制中的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燕娟;中学生物网络学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2 解冬青;网络学习的个性化评价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志坚;大学生网络学习能力培养方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跃;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学习绩效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群;网络学习交互行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宗胜旺;基于网络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吴倩倩;网络学习平台中学习监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建兵;网络学习评价模型及系统开发[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李可;高校教师学习需求调查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陈娟;基于IPTV的免费师范生网络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网络学习行为监控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3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17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