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4 09:03

  本文关键词: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目的:了解职校生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现状及其关系,为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和自编的《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对319名职业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由学业成绩、人际关系、家庭环境、身体自我、网络使用、助人行为、自我修为7个因素,共26个题目组成。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6个因素的21个项目的问卷比7个因素的26个项目的问卷拟合指数要好。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α为0.872,总问卷分半信度系数为0.876,信效度均达到了统计学上的要求。对主观幸福感和自我价值感问卷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表明,不同性别、年级、类别、独生子女与否、城乡来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回归分析表明,个人取向的心理自我价值感和道德自我价值感以及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能够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自我修为能够显著预测个人取向的一般自我价值感;人际关系、网络使用、幸福感总分能够显著预测总体自我价值感。 结论: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职校生自我价值感能够预测其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职校生 主观幸福感 自我价值感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1 前言7-16
  • 1.1 问题提出7
  • 1.2 选题缘由7-8
  • 1.3 文献综述8-10
  • 1.3.1 概念界定8-1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6
  • 1.4.1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10-12
  • 1.4.2 自我价值感的研究12-13
  • 1.4.3 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两者关系的研究13-16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7
  • 2.1 研究目的16
  • 2.2 研究意义16-17
  • 2.2.1 现实意义16
  • 2.2.2 理论意义16-17
  • 3 研究方法17-19
  • 3.1 研究过程及程序17
  • 3.2 研究方法17-18
  • 3.3 测量工具18
  • 3.3.1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18
  • 3.3.2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量表18
  • 3.4 统计方法18-19
  • 4 研究结果19-34
  • 4.1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结构的确定19-20
  • 4.1.1 开放式访谈19
  • 4.1.2 词汇归类和排序19
  • 4.1.3 编制双向细目表和各项目19
  • 4.1.4 专家评判19-20
  • 4.1.5 小范围初步试测20
  • 4.2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初测20-22
  • 4.2.1 被试20
  • 4.2.2 探索性因素分析20-22
  • 4.3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正式测试22-25
  • 4.3.1 被试22
  • 4.3.2 研究工具22
  • 4.3.3 施测与评分22-23
  • 4.3.4 验证性因素分析23-25
  • 4.3.5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结构25
  • 4.4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检验25-26
  • 4.5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26-33
  • 4.5.1 不同性别职校生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检验26-27
  • 4.5.2 不同年级职校生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检验27-29
  • 4.5.3 不同类别职校生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检验29-30
  • 4.5.4 职校生独生子女与否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检验30-31
  • 4.5.5 城市和农村职校生在各因子得分上的差异检验31-33
  • 4.6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分析33
  • 4.7 职校生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3-34
  • 5 讨论34-39
  • 5.1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的编制34-35
  • 5.2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5-38
  • 5.3 职校生自我价值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38-39
  • 6 结论与不足39-41
  • 6.1 结论39-40
  • 6.1.1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问卷39
  • 6.1.2 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39
  • 6.1.3 回归分析39-40
  • 6.2 研究不足和趋向40-41
  • 6.2.1 问卷编制的不足40
  • 6.2.2 职校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的影响因素40-41
  • 参考文献41-44
  • 附录44-57
  • 后记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爱荣;;高中生自我价值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吴丹伟,刘红艳;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隋雪;马杰;邹群;;主观幸福感的新近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蒲德祥;;幸福感的基础理论、测量及展望[J];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01期

5 詹茂光;;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价值感关系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伍麟;胡小丽;邢小莉;李慧斯;;中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结构及其问卷编制[J];心理研究;2008年02期

7 龚艺华,黄希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价值感的相关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王磊;郑雪;;大学生自我价值感领域权变性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2期

9 魏运华;自尊的结构模型及儿童自尊量表的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年03期

10 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烨;自我价值感二维模型的理论架构与实证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许海燕;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初步检验[D];西南大学;2008年

2 唐W氀

本文编号:3238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238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