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1-08-03 06:34
  大学阶段对人生而言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然而随着学习、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出现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会严重阻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由来已久,相关研究揭示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面临的各种生活事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事件作为一种应激源,不仅可以直接地影响心理健康,还可以通过其他变量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对于此,前人研究表明,睡眠质量、网络成瘾这两个因子可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加深入、全面的探究生活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机制,深入挖掘其中可能存在的中介作用关系。本研究在探究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时,引入了睡眠质量、网络成瘾两个中介变量,构建了这四个变量之间的链式中介关系模型。另一方面,为了探究其中可能存在的边界条件与个体差异,本研究还考查了幸福倾向这一因素在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一般健康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幸福倾向量表》等测量工具,抽取不同学校、专业在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共计537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效应


图1生活事件、心理健康、睡眠质量、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模型???表8结构方程模型的标准化路径系数表

睡眠质量,网络成瘾


以快乐倾向维度总分高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为依据,将??被试分为高快乐倾向组和低快乐倾向组,并绘制相应图表以进行斜率的比较和分??析。从下图2可知,快乐倾向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网络成瘾,并且相较于低快乐倾??向组,高快乐倾向组的斜率更高。这表明,在睡眠质量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中,快??乐倾向可以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快乐倾向越高的大学生,越容易受到睡眠问题的??影响而导致网络成瘾。??表15意义倾向在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i\T=500)???变量?B?r?R2?F??第一层?睡眠质量?4.18?8.21***?0.119***?67.354??第二层?睡眠质量?4.35?8.58***?0.019**?11.145??意义倾向?1.69?3.34***??第三层?睡眠质量?4.20?8.05***?0.003?1.463??意义倾向?1.67?3.30**??睡眠质量*意义倾向?0.65?1.21??表16快乐倾向在睡眠质量与网络成瘾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AT=500)???变量?B?《?R2?F??第一层?睡眠质量?4.18?8.21***?0.1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对方式对陕北地区留守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效应[J]. 王辉,刘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3)
[2]长沙市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伍淑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8(01)
[3]睡眠相关情绪记忆加工、情绪调节及其对心理疾病的作用探讨[J]. 周雅,范方.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11)
[4]大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的相关性[J]. 常向东,薛玲.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06)
[5]压力事件对初中生抑郁的影响:网络使用动机与网络使用强度的作用[J]. 罗一君,孔繁昌,牛更枫,周宗奎.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3)
[6]青少年消极情绪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幸福倾向的调节作用[J]. 周芳,刘儒德,郭明佳,蒋舒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2)
[7]累积生态风险与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需要满足和积极结果预期的中介作用[J]. 李董平,周月月,赵力燕,王艳辉,孙文强.  心理学报. 2016(12)
[8]社会支持在城市流动儿童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关系中的调节效应[J]. 杨会芹,刘晖,周宁.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6)
[9]厦门市在校学生睡眠质量与生活事件相关性研究[J]. 李宗磊,王文强,吴为阁,刘丹丹.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16 (05)
[10]追求快乐还是追求意义?青少年幸福倾向及其对学习行为的影响[J]. 石霞飞,王芳,左世江.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5(05)

硕士论文
[1]睡眠质量对青少年情绪体验的影响:情绪调节方式的中介作用[D]. 麻馨月.西北师范大学 2016
[2]青春期父母教养方式、性别角色认同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 汤重.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积极心理品质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预防作用的研究[D]. 张高产.华东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191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191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5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