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
发布时间:2017-04-29 22:14
本文关键词: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研究的内容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孔子是世界公认的伟大教育家,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剖析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可以对当今教育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 简要地介绍了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剖析出孔子思想和谐理念的内涵和实质。介绍孔子教育实践的过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重点分析了孔子独特的“游于艺”的教育实践,指出这一实践活动首次提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对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从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孔子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和乐感教育思想,蕴含着注重社会现实、关心人生和尊重生命的教育理念,实现了教育的人文主义转向。第二、孔子的“富庶教”思想指出政治、经济和教育是治国的三大支柱,以及教育在国家富强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从“和而不同”思想出发,通过教育活动和整理古籍,完成了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的构建。第三、孔子提出了知、仁、勇、艺相统一的成人教育目标,以忧道、尚志的“士”和“修己安人”的君子为主,积极构建作为道德主体的士君子刚健有为的理想人格。这一人格设计深刻地影响着后世知识分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孔子“六经”、“六艺”教学内容的选用,既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多样,又坚持理智与情感的调和,同时贯彻着孔子一以贯之的仁义精神,取得了教育内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机统一。第五、孔子在教学中运用了对话式教学、因材施教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着力于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体地位的承认,因此创造出和谐的教学情境,取得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和谐。第六、孔子用“执两用中”的中庸方法,正确把握了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度,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七、剖析出与孔子一以贯之的持中贵和的和谐思想理念相贯通,“成仁”成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的内核。 最后形成了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对于构建和谐大学的启示:第一,大学要自觉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第二,大学应培养有求是精神和承当精神的一代新人。第三,大学应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贯通。第四,大学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第五,大学应优化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实效。
【关键词】:孔子 教育思想 和谐观 高等教育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0-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6
- 1.1 研究背景9-10
- 1.1.1 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的提出9
- 1.1.2 发展和谐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9-10
- 1.1.3 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需要和谐教育理念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3
- 1.2.1 和谐教育10-13
- 1.2.2 孔子教育思想13
- 1.3 论文研究的意义13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及重点13-15
- 1.5 研究方法15-16
- 2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16-21
- 2.1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形成的时代背景16-17
- 2.1.1 王权衰微,诸侯异政16
- 2.1.2 士阶层崛起16-17
- 2.2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的理论基础17-18
- 2.2.1 仁学思想核心17
- 2.2.2 "和而不同"的思想17-18
- 2.2.3 中庸的方法论18
- 2.3 孔子思想和谐理念的内涵和实质18-21
- 3 孔子的教育实践21-27
- 3.1 孔子成效卓著的的教育实践21-25
- 3.1.1 教育活动的四个阶段21-22
- 3.1.2 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22-23
- 3.1.3 "子以四教",培养了众多的优秀弟子23
- 3.1.4 "游于艺"的教育实践23-25
- 3.2 突出的教育成就25-26
- 3.3 孔子的教育实践是其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的外在表现26-27
- 4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27-51
- 4.1 人本主义的教育价值观27-30
- 4.1.1 教育机会均等观27-29
- 4.1.2 乐感教育思想29-30
- 4.2 教育的社会功能观30-34
- 4.2.1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30-33
- 4.2.2 教育要发挥文化传承的作用33-34
- 4.3 德智合一、以德为主的人才观34-37
- 4.3.1 立于志的"士"34
- 4.3.2 "修己安人"的君子34-35
- 4.3.3 德育为先思想35-36
- 4.3.4 道德理想人格36-37
- 4.3.5 深刻影响后世的"士"精神37
- 4.4 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37-44
- 4.4.1 《诗》:能力培养的多样38-39
- 4.4.2 《礼》:理智与情感的调和39-40
- 4.4.3 《乐》:陶冶情操40-42
- 4.4.4 《易》:人文化成与自强不息42-43
- 4.4.5 《春秋》:微言大义的史鉴观43-44
- 4.5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44-48
- 4.5.1 对话式教学44-45
- 4.5.2 因材施教45-46
- 4.5.3 温故知新,学思行并重46
- 4.5.4 举一反三46-48
- 4.6 密切友好的师生关系48-49
- 4.6.1 有言之教与无言之教48
- 4.6.2 爱护学生48-49
- 4.7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的内涵和实质49-51
- 5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几点启示51-60
- 5.1 孔子教育思想和谐观的时代适用性51
- 5.2 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对构建和谐高等教育的几点启示51-60
- 5.2.1 大学应自觉于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的使命51-53
- 5.2.2 大学应培养有求是精神和承当精神的一代新人53-54
- 5.2.3 大学应加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54-55
- 5.2.4 大学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55-57
- 5.2.5 大学应致力于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57-60
- 6 结论60-61
- 参考文献61-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5-66
- 致谢66-6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辉;和谐视角下孔子教育公平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2 公雷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问题化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论孔子教育思想中的和谐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57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5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