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杜威与彼得斯的教育目的观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1-08-27 23:38
  教育目的作为教育的首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杜威运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传统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批判,认为关于教育目的应该从教育本身中寻找,不应在教育之外寻找。彼得斯则从分析哲学出发,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从自身内部培养受过教育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在知识和理论理解上具有一定的深度、广度,并且具有善的知识。尽管二者处在不同的时代,但他们是各自时代教育理论的伟大发现者,均在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分别阐释杜威和彼得斯的教育目的观,并比较、分析了二者关于教育目的观的异同,以期为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9,41(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杜威的教育目的观
    (一)对传统教育目的的批判与继承
    (二)杜威教育目的分析的逻辑理路
    (三)作为目的的民主主义社会
二、彼得斯的教育目的观
三、彼得斯与杜威教育目的观之异同
    (一)教育目的的哲学基础不同
    (二)均寻求教育的内在目的
    (三)认为教育旨在为民主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
四、启 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杜威“教育无目的论”及其当代价值[J]. 卢俊勇,陶青.  教育科学研究. 2019(05)
[2]彼得斯对教育内在性目的之论证及其相关评析[J]. 简成熙.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1)
[3]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彼得斯的观点及其批评[J]. 程亮.  教育学报. 2012(06)



本文编号:33673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673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