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
本文关键词: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挖掘、分析与传统的儒家教育截然不同的,以至于被忽视甚至误解的庄子“无为”思想,并试图建构一个相对系统的无为教育理论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审视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通过对庄子“无为”思想的借鉴与反思,以期为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在教育内容、方法、手段、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及启示。 庄子是我国古代自然主义教育的先驱。庄子认为当时的教育过多的注重对受教育者的外在“作用”,而忽视了教育及受教育者自身的特点与需要。在教育内容方面所提倡的仁义、忠信等知识,既能使人乱性,也会使人引起争夺。在知识传授方面实行单纯的灌输,在教育中过分强调了教育者的地位。在教育目标上更是趋向于取得实际功用。针对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有为”思想,庄子提出了“无为”的教育主张。“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本文试以庄子崇尚“自然”的知识观出发,从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自由逐次递进的关系出发,建构了一个系统的“无为”的教育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庄子无为教育思想的内涵:自然知识观、无为教学观和自由人格论。 “无为”是实现个体自由、通达于道之境界的手段。“无为”就是要让自然或事物按自己的规律去运动,而不要人为地去妄加干涉。反映在教育上,即不妄为,在教育实践中遵循教育自身的规律和受教育者自身的身心发展规律,因势利导,因性任物使其自然化育,自然发展,自然完成。“无为”在教育学上的积极意义是明显的,不但给现代教育中出现的某种程度的“强迫症”开了一剂良方,而且使我们再次重新界定教育本质的问题,反思教育的本真。 本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本文的选题原因,所针对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方法,并对已有的文献做研究综述,并对“无为”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第二部分围绕道与自然、道与“有”“无”、道与“游”的关系,阐述了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知与智关系,阐明了庄子的自然知识观。第四部分归纳了庄子在体道过程中对语言、技能及自身直觉体悟的独特理解。第五部分论述了庄子的自由理想人格及其对理想教育目标的追求。最后,通过对庄子所倡导的“无为”教育思想的评价,对当前教育存在的“妄为”进行理性反思。
【关键词】:庄子 无为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223.5;G40-09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英文摘要5-9
- 引言9-20
- 一、问题提出9-10
- 二、研究意义10
- 三、核心概念界定10-16
- 四、相关研究综述16-19
- 五、研究方法19-20
- 第一章 庄子"无为"思想的哲学基础20-34
- 第一节 道与"自然"20-25
- 第二节 道与‘有’、‘无’25-29
- 第三节 道与‘游’29-34
- 第二章 庄子的教育知识论:自然34-44
- 第一节 真知之‘蔽’34-39
- 第二节 ‘知’、‘智’之‘惑’39-44
- 第三章 庄子的教育过程论:有无相生44-57
- 第一节 不言之教44-48
- 第二节 技近乎道48-52
- 第三节 自得自化的体认方式52-57
- 第四章 庄子的教育目标论:自由57-66
- 第一节 "无待"之逍遥57-60
- 第二节 自由之理想人格60-66
- 结语66-68
- 参考文献68-71
- 附录71-72
- 后记72-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安],程俊;庄子的哲学思想、人生态度和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研究之一[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06期
2 王景琳;《庄子》内篇人生哲学的现实意义[J];江汉论坛;1985年10期
3 白奚;;“庄子精神”同庄子形神论的内在逻辑联系[J];甘肃理论学刊;1990年04期
4 陈红映;;庄子的自由观[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3年04期
5 袁经文;庄子思想与唯识学[J];宗教学研究;2004年04期
6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论庄子思想对文人画理论的影响[J];中国美术馆;2007年02期
7 王胜彩;;由庄子思想看艺术欣赏之“心”[J];艺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楚子;;开浩荡之奇言——读庄子《逍遥游》[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年11期
9 王振民;;庄子悲剧意识研究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10 徐克谦;庄子与儒家[J];齐鲁学刊;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德;;庄子思想三重间架论[A];三生万物——老子思想论文集[C];2003年
2 丁媛;;论《庄子》中的审丑意识[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马涛;;《庄子新探》赢得高度评价[A];河北史学会通讯(1987)[C];1987年
4 孟周;;庄子体道次第思想简述[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5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6 付粉鸽;;论老庄的自然生命价值观[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7 宗明华;;庄子与魏晋文人的独立人格意识[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8 张瑞君;;庄屈思想与李白性格[A];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9 周威兵;;试论秦汉庄学和中国艺术精神之关系[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10 刘剑峰;;“无言”的智慧——庄子思想给我们的启示[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建华;何谓“无为”、谁之“无为”[N];光明日报;2010年
2 通讯员 刘兴宇 栾振铎 屠凤林;林西镇第一派出所实行“无为问责制”[N];赤峰日报;2010年
3 任遂虎;多一点“无为”写作[N];文艺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何聪 整理;“无为”也是大作为[N];人民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王恩标 李红民 韩富生 记者 臧宾;东明借助庄子故里发展庄子文化[N];菏泽日报;2011年
6 钱忠友 江苏省姜堰市娄庄中心小学;从“过为”走向“无为”[N];中国教育报;2010年
7 金寿铁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无为的福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哈尔滨师范大学 赵德鸿;“天籁”一词的哲学本意考证[N];光明日报;2011年
9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程家正;从西方重视补充医学谈老子的“无为”思想[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10 董延喜;民权的庄子 商丘的庄子 世界的庄子[N];商丘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东;自然之道与美学[D];西南大学;2010年
2 刘亚璋;生命与自由[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3 万勇华;庄子的理想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付粉鸽;自然与自由[D];西北大学;2007年
5 马颢;“顺物自然”——《庄子》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杨文娟;宋代福建庄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石仿;科学创造视角下的意会认知论[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欧阳波;《黄帝内经》道家“无为”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夏绍熙;老庄“自然”观念的产生和变化[D];西北大学;2009年
10 肖海燕;宋代庄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平安;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乔攀;庄子无为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3 周钧;庄子“道术”思想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4 汤燕芬;庄子生态智慧与现代生态文明[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5 和俊;庄子在德国[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徐磊;庄子生态伦理思想与当代价值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7 杨金燕;《庄子》悖论中的美学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秦伟;逍遥于生死之间——庄子的死亡伦理及现代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张合宜;庄子身心思想之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韩莹莹;庄子思想中的孔子图像[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庄子“无为”思想的教育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1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8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