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积极教育在理工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以安徽建筑大学城市建设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1 15:33
  积极教育是传统教育范式的变革,是积极心理学走向实践的重要转化成果。本文将从高校理工生特有的心理、生理、思想、生活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旨在帮助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整体水平和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文章来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39(11)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特点
    (一)内心敏感且脆弱,自卑情绪极易传染
    (二)重结果轻过程,维权意识低但干劲足
    (三)生理方面惰性大,见效慢
    (四)生活方面模式固定化、统一化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对教师的“积极教育”
    (二)营造校园良好氛围
    (三)树立家长“积极教育”的观念
    (四)换位思考,促使决定,引导学生自我“积极教育”
    (五)去消极存积极,社会应大力弘扬并倡导“积极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述艺术院校大学生生活习惯的健康教育现状[J]. 王昶.  教育观察. 2018(03)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工科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 刘敏芳.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3]试述提升学生自身积极力量的教育策略[J]. 励骅,李欣.  陇东学院学报. 2011(01)
[4]广告词话[J].   安家. 2010(08)
[5]浅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发展[J]. 雷莹,唐佳思.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2007(03)
[6]试论当代中学生德性发展中的自我教育[J]. 王海霞.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06(04)
[7]大学校训的文化特征及其功能[J]. 徐吉洪.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 2006(01)
[8]《论语》中“身”、“己”、“我”的自我道德教育意义[J]. 刘金玉.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本文编号:3393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393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1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