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发布时间:2021-10-27 17:43
"互联网+"在中国的迅速发展,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的课程模式改革也在不断进行。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明了药用植物学课程模式改革的方向,并借助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提出几个具体的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以期为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9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 药用植物学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
二 “互联网”背景下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一) 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的综合性实验设计能力
(二) 药用植物教材彩色化
三 “互联网+”背景下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 使用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
(二) 慕课与传统教学课堂相结合
(三) 其他常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整合教学改革[J]. 常虹,张春红,张娜,王振旺,王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1)
[2]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学习模式分析[J]. 王文娟,张丽. 时代农机. 2018(06)
[3]“创客教育”理念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J]. 陆玉婷,卓燊,戴竹君,冯学珍,伍善广,韦莹. 教育现代化. 2018(25)
[4]“互联网+”在中药鉴定教学中的应用[J]. 苏文琴,张鹏威,陈德梅.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0)
[5]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 刘春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6)
[6]《药用植物学》慕课的学习实践与教学启示[J]. 吴晓毅,刘长利,高伟,王秀娟,李佳,张夏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6)
本文编号:3462073
【文章来源】:教育现代化. 2019,6(93)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 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一) 药用植物学课程内容繁多,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
(二)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信息化手段利用率低
二 “互联网”背景下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方向
(一) 理论结合实践,加强学生的综合性实验设计能力
(二) 药用植物教材彩色化
三 “互联网+”背景下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措施
(一) 使用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
(二) 慕课与传统教学课堂相结合
(三) 其他常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药用植物学及生药学整合教学改革[J]. 常虹,张春红,张娜,王振旺,王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31)
[2]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汽车检测技术课程学习模式分析[J]. 王文娟,张丽. 时代农机. 2018(06)
[3]“创客教育”理念在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究[J]. 陆玉婷,卓燊,戴竹君,冯学珍,伍善广,韦莹. 教育现代化. 2018(25)
[4]“互联网+”在中药鉴定教学中的应用[J]. 苏文琴,张鹏威,陈德梅.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7(10)
[5]论《药用植物学》教学改革[J]. 刘春生.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6)
[6]《药用植物学》慕课的学习实践与教学启示[J]. 吴晓毅,刘长利,高伟,王秀娟,李佳,张夏楠.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7(16)
本文编号:3462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46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