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研究: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21-10-29 10:49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是一种基于职业崇高性产生的魅力以及社会认同之力融合而成的力量,它使教师职业与其他需要相同资格水平的职业相比,更具吸引力,并且使优秀人才选择并坚守教师这一职业。在我国目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乡村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富有职业吸引力的乡村教师意味着更优秀的师资、更高效的教学成果、更有希望的乡村教育,以期助力乡村孩童圆梦,阻止贫困代际传递。但如此重要的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现状却令人堪忧,乡村教师流失率高、工作压力大、发展空间狭窄等痼疾一直都在。事实上,国内外学者对于乡村教师的研究诸多,但涉及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专项研究却寥寥可数,内涵的不明确、措施的物质化等问题致使具有针对性、根本性的措施很少。笔者以ERG激励理论、教育公平理论、生命正义论为理论基础,扣紧乡村职业吸引力内涵的两种力量和三个维度,通过分析现行政策文本的内容、成效,明确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困境、原因。其困境是:生存土壤“贫瘠”、荣誉制度“不荣誉”、成长空间“狭窄”。通过分析,可得出其原因是:支持力量单薄、制度不权威、成长助力有限。其出路是:“厚生”以维护教师生存理想,“强舆”以彰显教师职业的崇...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乡村教师研究
1.2.2 国内乡村教师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诠释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乡村教师
2.1.2 职业吸引力
2.1.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2.2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基础
2.2.1 ERG激励理论
2.2.2 教育公平理论
2.2.3 生命正义论
2.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模型
2.3.1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两种力量
2.3.2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三大维度
2.3.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三种方法
第3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现状及问题: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3.1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主要政策文本分析
3.1.1 主要政策文本
3.1.2 内容分析
3.2 取得成效
3.2.1 待遇提高,条件改善
3.2.2 表彰加强,荣誉彰显
3.2.3 素质提升,流动增强
3.2.4 编制改革,职称倾斜
3.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困境
3.3.1 “厚生”困境之生存土壤“贫瘠”
3.3.2 “强誉”困境之荣誉制度“不荣誉”
3.3.3 “滋养”困境之成长空间“狭隘”
3.4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困境的原因分析
3.4.1 “厚生”之支持力量单薄
3.4.2 “强誉”之制度不权威
3.4.3 “滋养”之助力有限
第4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出路
4.1 “厚生”以维护教师生存理想
4.1.1 构建科学分摊机制,加大财政投入
4.1.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安居乐教
4.2 “强舆”以彰显教师职业崇高性
4.2.1 弘扬尊师重道的社会氛围
4.2.2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基金制度
4.2.3 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4.2.4 共享教师荣誉成果
4.3 “滋养”以凝聚教师职业蕴含之神秘魅力
4.3.1 丰富培训,满足多样需求
4.3.2 双向流动,扩宽发展渠道
4.3.3 完善编制制度,管理科学化
4.3.4 职称评聘指标下放,标准多元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 兰文杰,黄大炜,何明远,王张君,曾练平.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5)
[2]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政策工具选用分析——基于2000年以来的主要文本分析[J]. 刘阳.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1)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J]. 付卫东,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落后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创新——新世纪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举措与启示[J]. 焦楠,陆莎,李廷洲. 教育发展研究. 2018(02)
[5]县域教师编制动态管理中的“撇脂”现象及其矫正[J]. 柳丽娜,朱家存,周兴国. 教育发展研究. 2018(02)
[6]乡村教师专业生态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改变策略[J]. 吴亮奎.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6)
[7]乡村教师流动的文化动力及其变迁——基于“集体意识”理论的社会学分析[J]. 石亚兵. 全球教育展望. 2017(11)
[8]谁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基于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J]. 安晓敏,曹学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4)
[9]乡村教师研究的国际前沿、主题演变及知识基础分析——基于2000—2016年主题为“rural teacher”的SSCI论文数据[J]. 赵新亮,张彦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4)
[10]行动学习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送教下乡培训的实践探索[J]. 凌云志,邬志辉,黄佑生.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8)
硕士论文
[1]职教吸引力的文化影响因素[D]. 许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徐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4521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乡村教师研究
1.2.2 国内乡村教师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诠释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乡村教师
2.1.2 职业吸引力
2.1.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
2.2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基础
2.2.1 ERG激励理论
2.2.2 教育公平理论
2.2.3 生命正义论
2.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理论模型
2.3.1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两种力量
2.3.2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三大维度
2.3.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之三种方法
第3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现状及问题:基于政策文本的分析
3.1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主要政策文本分析
3.1.1 主要政策文本
3.1.2 内容分析
3.2 取得成效
3.2.1 待遇提高,条件改善
3.2.2 表彰加强,荣誉彰显
3.2.3 素质提升,流动增强
3.2.4 编制改革,职称倾斜
3.3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困境
3.3.1 “厚生”困境之生存土壤“贫瘠”
3.3.2 “强誉”困境之荣誉制度“不荣誉”
3.3.3 “滋养”困境之成长空间“狭隘”
3.4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困境的原因分析
3.4.1 “厚生”之支持力量单薄
3.4.2 “强誉”之制度不权威
3.4.3 “滋养”之助力有限
第4章 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出路
4.1 “厚生”以维护教师生存理想
4.1.1 构建科学分摊机制,加大财政投入
4.1.2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证安居乐教
4.2 “强舆”以彰显教师职业崇高性
4.2.1 弘扬尊师重道的社会氛围
4.2.2 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基金制度
4.2.3 搭建平台促进专业发展
4.2.4 共享教师荣誉成果
4.3 “滋养”以凝聚教师职业蕴含之神秘魅力
4.3.1 丰富培训,满足多样需求
4.3.2 双向流动,扩宽发展渠道
4.3.3 完善编制制度,管理科学化
4.3.4 职称评聘指标下放,标准多元化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教师社会支持、工作家庭平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J]. 兰文杰,黄大炜,何明远,王张君,曾练平. 现代预防医学. 2018(05)
[2]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机制的政策工具选用分析——基于2000年以来的主要文本分析[J]. 刘阳. 当代教育科学. 2018(01)
[3]《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6省12县(区)120余所农村中小学的调查[J]. 付卫东,范先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1)
[4]落后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创新——新世纪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举措与启示[J]. 焦楠,陆莎,李廷洲. 教育发展研究. 2018(02)
[5]县域教师编制动态管理中的“撇脂”现象及其矫正[J]. 柳丽娜,朱家存,周兴国. 教育发展研究. 2018(02)
[6]乡村教师专业生态问题的表现、成因及改变策略[J]. 吴亮奎. 教师教育研究. 2017(06)
[7]乡村教师流动的文化动力及其变迁——基于“集体意识”理论的社会学分析[J]. 石亚兵. 全球教育展望. 2017(11)
[8]谁更愿意留在农村学校任教——基于农村教师流动意愿的调查分析[J]. 安晓敏,曹学敏.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4)
[9]乡村教师研究的国际前沿、主题演变及知识基础分析——基于2000—2016年主题为“rural teacher”的SSCI论文数据[J]. 赵新亮,张彦通.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7(04)
[10]行动学习导向的乡村教师培训模式研究——基于湖南省送教下乡培训的实践探索[J]. 凌云志,邬志辉,黄佑生. 教育科学研究. 2017(08)
硕士论文
[1]职教吸引力的文化影响因素[D]. 许婧.上海师范大学 2012
[2]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D]. 徐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645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464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