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及个案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31 21:40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在长时间工作后无法获得足够的休息时间所产生的一系列极端反应和人格解体行为,同时由于无法释放过重的工作压力而情绪越加低落所产生的衰竭状态。因而进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改善教师职业倦怠的方法便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研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教师职业倦怠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了解了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检验了其在人口统计变量的差异,并探讨上海市中学教师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道家认知疗法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个案干预的探索。本研究结论如下:(1)上海中学教师的职业倦怠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按其严重程度排序首先是低成就感,其次是人格解体,最后是情感耗竭体验。(2)人口统计学变量差异检验中,年龄与教龄在职业倦怠水平上差异显著,而所教学科,学历,毕业院校在职业倦怠方面无显著差异。(3)积极应对方式在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耗竭和低成就感两个维度上呈显著负相关。而消极应对方式在情感耗竭维度则对教师职业倦怠呈显著地正相关。(4)社会支持对教师职业倦怠存在显著相关。客观支持对情感...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职业倦怠
2.2 应对方式
2.3 社会支持
2.4 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2.4.1 社会根源
2.4.2 组织根源
2.4.3 个人根源
2.5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倦怠
2.5.1 年龄与教龄
2.5.2 受教育程度
2.6 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2.6.1 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
2.6.2 职业倦怠与人际关系
2.6.3 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
2.6.4 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2.7 道家认知疗法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3.4 研究目的
3.5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6 研究设计过程
4 研究一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4.3.2 不同年龄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3 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4 不同受教育程度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5 不同学科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6 是否师范类院校毕业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7 是否做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二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被试选择
5.3 研究工具
5.4 统计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5.2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5.5.3 社会支持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5.5.4 应对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6 研究三道家认知疗法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的个案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被试选择
6.3 研究过程
6.3.1 咨询时间
6.3.2 个案信息
6.3.3 诊断评估
6.3.4 咨询目标
6.3.5 咨询过程
6.4 讨论
6.5 小结
7 总讨论与结论
7.1 总讨论
7.1.1 中学教师倦怠现状
7.1.2 应对方式与教师倦怠
7.1.3 社会支持与教师倦怠
7.1.4 关于个案
7.2 总结论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不足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附录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附录3:职业倦怠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就业指导课程对改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性研究[J]. 刘蕾,闻明晶,滕树元. 现代交际. 2018(02)
[2]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分析[J]. 陈曲,孟开,刘旭,吕旭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4)
[3]课堂纪律中的教师因素研究[J]. 赵妍.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4]历史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及克服[J]. 刘建伦.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6(Z5)
[5]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 张立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3)
[6]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反校园欺负综合干预策略研究[J]. 史慧静.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2)
[7]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 王琪荣,罗翠清. 辽宁教育. 2014(24)
[8]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怎样的支持?[J]. 陈俊. 上海教育. 2014(26)
[9]英国中学生很少被鼓励接受职业教育[J]. 叶冉青. 世界教育信息. 2014(15)
[10]以积极的心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J]. 付素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4(05)
硕士论文
[1]石河子市社区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D]. 刘瑞政.石河子大学 2017
[2]培智学校课堂上教师情感支持质量的现状调查研究[D]. 张雪玉.浙江师范大学 2016
[3]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D]. 王雪莹.聊城大学 2015
[4]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D]. 张硕.陕西师范大学 2014
[5]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 李江.云南师范大学 2014
[6]医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D]. 朱红强.第四军医大学 2014
[7]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王银楠.山西师范大学 2014
[8]银行业基层员工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 肖敏.西南大学 2014
[9]员工援助计划(EAP)在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赵丽颖.沈阳师范大学 2013
[10]小学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效能感相关性研究[D]. 张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8902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教师职业倦怠
2.2 应对方式
2.3 社会支持
2.4 教师职业倦怠的根源
2.4.1 社会根源
2.4.2 组织根源
2.4.3 个人根源
2.5 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倦怠
2.5.1 年龄与教龄
2.5.2 受教育程度
2.6 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
2.6.1 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
2.6.2 职业倦怠与人际关系
2.6.3 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
2.6.4 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
2.7 道家认知疗法
3.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工具
3.3 研究意义
3.3.1 理论意义
3.3.2 实践意义
3.4 研究目的
3.5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3.6 研究设计过程
4 研究一上海市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研究
4.1 研究目的
4.2 研究方法
4.2.1 研究对象
4.2.2 研究工具
4.2.3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
4.3.2 不同年龄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3 不同教龄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4 不同受教育程度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5 不同学科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6 是否师范类院校毕业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3.7 是否做班主任教师的职业倦怠比较
4.4 讨论
4.5 小结
5 研究二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
5.1 研究目的
5.2 被试选择
5.3 研究工具
5.4 统计分析
5.5 结果与分析
5.5.1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5.5.2 教师职业倦怠与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5.5.3 社会支持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5.5.4 应对方式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回归分析
5.6 讨论
5.7 小结
6 研究三道家认知疗法对教师职业倦怠干预的个案研究
6.1 研究目的
6.2 被试选择
6.3 研究过程
6.3.1 咨询时间
6.3.2 个案信息
6.3.3 诊断评估
6.3.4 咨询目标
6.3.5 咨询过程
6.4 讨论
6.5 小结
7 总讨论与结论
7.1 总讨论
7.1.1 中学教师倦怠现状
7.1.2 应对方式与教师倦怠
7.1.3 社会支持与教师倦怠
7.1.4 关于个案
7.2 总结论
8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8.1 本研究的不足
8.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附录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附录3:职业倦怠量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就业指导课程对改善大学生就业应对方式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性研究[J]. 刘蕾,闻明晶,滕树元. 现代交际. 2018(02)
[2]基于文献计量法的我国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现状分析[J]. 陈曲,孟开,刘旭,吕旭东. 中国健康教育. 2017(04)
[3]课堂纪律中的教师因素研究[J]. 赵妍.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01)
[4]历史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及克服[J]. 刘建伦.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6(Z5)
[5]普通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分析[J]. 张立军.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13)
[6]基于社会生态学理论的反校园欺负综合干预策略研究[J]. 史慧静. 中国学校卫生. 2015(02)
[7]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J]. 王琪荣,罗翠清. 辽宁教育. 2014(24)
[8]学校领导应给予教师怎样的支持?[J]. 陈俊. 上海教育. 2014(26)
[9]英国中学生很少被鼓励接受职业教育[J]. 叶冉青. 世界教育信息. 2014(15)
[10]以积极的心态克服教师职业倦怠[J]. 付素华. 河南教育(职成教版). 2014(05)
硕士论文
[1]石河子市社区工作者工作满意度实证研究[D]. 刘瑞政.石河子大学 2017
[2]培智学校课堂上教师情感支持质量的现状调查研究[D]. 张雪玉.浙江师范大学 2016
[3]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探究[D]. 王雪莹.聊城大学 2015
[4]社会工作介入职业倦怠现象的研究[D]. 张硕.陕西师范大学 2014
[5]中学政治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 李江.云南师范大学 2014
[6]医生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D]. 朱红强.第四军医大学 2014
[7]农村小学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叙事研究[D]. 王银楠.山西师范大学 2014
[8]银行业基层员工职业倦怠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研究[D]. 肖敏.西南大学 2014
[9]员工援助计划(EAP)在高校教师压力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 赵丽颖.沈阳师范大学 2013
[10]小学教师工作量和教学效能感相关性研究[D]. 张海燕.首都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4689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4689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