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三力论”和“常能论”:陶行知论学生关键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21-11-15 18:08
  陶行知的"三力论"中的"三力"主要包括"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三力"是一个整体,不可替代,相辅相成,彼此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渗透的,不是孤立和割裂的,其中生活力为基础,自动力为引导,创造力为关键。"三力"是学生成长为"健全分子"所必备的品格和能力,是学生关键能力的中国表达。"常能论"是学生"三力论"的具体表述和实际体现。陶行知所提出的"三力论"和"常能论"对于当下研究和实践关键能力培育具有很好的现实借鉴意义:关键能力的提出,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前瞻性;关键能力要能积极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新时代需要重读、高举并深学陶行知教育思想。 

【文章来源】: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9,33(12)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研究缘起
二、陶行知“三力论”和“常能论”及其产生背景
    (一)“生活力”及其产生过程
    (二)“自动力”及其产生过程
    (三)“创造力”及其产生过程
    (四)“常能论”及其产生过程
三、陶行知关键能力观的评述及启示
    (一)关键能力的提出,既要有时代性,又要有前瞻性
    (二)关键能力要能积极回应“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三)新时代需要重读、高举并深学陶行知教育思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高考视野下高中生关键能力培养与普通高中办学品位提升研究[J]. 冯志刚.  创新人才教育. 2018(04)
[2]核心素养的中国表述:陶行知的“三力论”和“常能论”[J]. 周洪宇.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1)
[3]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陶行知的学生核心能力论[J]. 周洪宇,龚苗.  教育科学研究. 2016(12)
[4]国外核心素养研究及启示[J]. 刘义民.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6(02)
[5]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 褚宏启.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1)
[6]欧盟提出终身学习八大关键能力[J].   基础教育研究. 2007(06)
[7]关键能力的内涵比较与反思[J]. 尹金金,孙志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34)
[8]“关键能力”培养理念在德国的起源和发展[J]. 徐朔.  外国教育研究. 2006(06)



本文编号:34972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34972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