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0 12:05

  本文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发展中国家超过60岁、发达国家超过65岁的人群便已进入老年期。老年人组织器官的老化会引起生理、心理以及情绪等各方面的变化和衰退。庞大的老年人数量,将带给社会和家庭越来越巨大的压力,引发许多社会问题。在我国,随着社会的变革和转型,传统养老观念和方式不断受到冲击。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等多种方法研究当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主观幸福感现状,并比较不同以不同养老方式养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异同。首先,本研究依据研究目的与相关文献探讨,通过问卷调查,以揭示当代中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现状,探讨生活质量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比较以不同养老方式养老的老年人之间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异同,进而探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探讨适合当代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以及维持比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提供心理依据。其次,除了量化研究的部分,也运用质化研究中的深度访谈法(in-depth interview),以半结构式的访谈大纲进行访探、搜集数据,其后再进行数据分析。运用质化研究的特性——丰富的描述以及整体(holistic)方式的思考,来描绘不同的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透过研究者与受访者的直接互动,能够去探究事实的本质及情境脉络间的关系。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以下几个主要结论: (一)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是,享有比较丰富的社会支持资源的城市老年人比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 (二)老年人的躯体活动水平和心理功能水平直接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社会参与程度比较高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 (三)居家养老结合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优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 (四)老年人重视亲子关系,来自家庭的精神慰藉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意义重大。 (五)老年人追求自我实现经历一个从外向内的转变过程,七十岁左右是一个转折点。
【关键词】:生活质量 主观幸福感 家庭养老 社会养老 居家养老
【学位授予单位】:赣南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44.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1章 绪论10-13
  • 1.1 研究动机及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
  • 1.3 名词解释11-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9
  • 2.1 老年人的一般心理特征13
  • 2.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分析13-19
  • 2.2.1 积极心理学视野中主观幸福感的界定13-15
  • 2.2.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性别差异的研究15
  • 2.2.3 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15-16
  • 2.2.4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16
  • 2.2.5 社会养老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研究16-18
  • 2.2.6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18-19
  • 2.3 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分析19-22
  • 2.3.1 生活质量的界定与评价19-20
  • 2.3.2 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现状20-22
  • 2.4 我国养老模式研究综述22-24
  • 2.4.1 传统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22
  • 2.4.2 社会养老及其现状分析22-23
  • 2.4.3 适合中国国情的未来养老模式——居家养老模式23-24
  • 2.5 成功老龄理论及其发展新趋向——积极老龄化24-27
  • 2.5.1 成功老龄理论寻踪24-25
  • 2.5.2 Baltes 的成功老龄化的思想观点——SOC 理论模型25
  • 2.5.3 成功老龄化毕生控制理论25-26
  • 2.5.4 积极老龄理论的提出26-27
  • 2.5.5 国外积极老龄化研究现状分析27
  • 2.6 问题的提出27-29
  • 第3章 研究方法29-35
  • 3.1 研究的假设29
  • 3.2 研究设计29-30
  • 3.2.1 量化研究29
  • 3.2.2 质化研究29-30
  • 3.3 样本30-31
  • 3.3.1 量化研究30
  • 3.3.2 质化研究30-31
  • 3.4 研究工具31-32
  • 3.4.1 量化研究工具31
  • 3.4.2 质化研究工具31-32
  • 3.5 数据分析方法32-34
  • 3.5.1 量化研究分析策略32
  • 3.5.2 质化研究分析策略32-34
  • 3.6 研究的限制34-35
  • 第4 章量化研究结果及分析与讨论35-55
  • 4.1 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35-40
  • 4.1.1 老年人生活质量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35-39
  • 4.1.2 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描述性统计结果与分析39-40
  • 4.2 方差分析结果与分析40-46
  • 4.2.1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分析40-43
  • 4.2.2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43-46
  • 4.3 老年人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研究结果与分析46-50
  • 4.3.1 生活质量各维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的相关分析结果与分析46-48
  • 4.3.2 居住地、生活质量各维度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48-49
  • 4.3.3 生活质量各维度与老年人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路径分析49-50
  • 4.4 定量研究的讨论与分析50-55
  • 4.4.1 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现状的讨论与分析50-51
  • 4.4.2 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现状的讨论与分析51-52
  • 4.4.3 养老方式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52-53
  • 4.4.4 老年人的躯体功能水平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53
  • 4.4.5 老年人的心理功能水平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53-54
  • 4.4.6 老年人的社会功能水平对其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54-55
  • 第5章 质性资料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55-63
  • 5.1 受访者背景简介55-56
  • 5.1.1 自变量和因变量55
  • 5.1.2 基本社会人口变量55-56
  • 5.2 资料收集56
  • 5.3 质量控制56
  • 5.4 访谈结果分析56-60
  • 5.4.1 物质生活水平56-57
  • 5.4.2 躯体功能57
  • 5.4.3 社会功能57-58
  • 5.4.4 心理功能58
  • 5.4.5 主观幸福感58-60
  • 5.5 讨论60-63
  • 5.5.1 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存在城乡差别60
  • 5.5.2 不同养老方式的老年人生活质量差别不大,但主观幸福感略有差异60-61
  • 5.5.3 活动水平对老年人的社会功能和心理功能影响比较大61
  • 5.5.4 老年人重视亲子关系,渴望把自己的生活与后代的生活联系起来61
  • 5.5.5 老年人追求自我实现的特点61-63
  • 第6章 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结果综合讨论63-65
  • 6.1 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63
  • 6.2 躯体功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63
  • 6.3 社会功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63-64
  • 6.4 心理功能对老年人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64-65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65-69
  • 7.1 研究假设检定65
  • 7.2 研究结论65-66
  • 7.2.1 定量研究结论65
  • 7.2.2 定性研究结论65-66
  • 7.2.3 综合分析结论66
  • 7.2.4 总结论66
  •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课题66-68
  • 7.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66-67
  • 7.3.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与课题67-68
  • 7.4 建议68-69
  • 7.4.1 对老年人的建议68
  • 7.4.2 对家庭和照料者的建议68
  • 7.4.3 对老年护理提供者的建议68
  • 7.4.4 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建议68-69
  • 参考文献69-73
  • 附录73-79
  • 后记7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丹华;内蒙古社会养老服务中的非政府组织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老年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07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7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