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南国农和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思想探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南国农和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多元化的教育技术思想中,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的电化教育理论以其鲜明的本土特色和不断创新,经受了大半个世纪的时间检验,为我国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依据南国农先生和萧树滋先生不同时期的代表性文献,并与国外教育技术理论和国内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了两位先生的电化教育学术思想。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师范学院;
【关键词】: 电化教育 教育技术 本土化 借鉴 创新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于1936年正式定名。[1]电化教育究竟能在哪些方面解决教育中的问题、能以何种方式促进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在电化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和挑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开拓创新。我国电化教育的开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2 朱秀珍,张定强;《电化教育研究》载文统计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焦建利;叶力汉;;教育技术的复杂性与复杂的教育技术学——从复杂性科学角度看教育技术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南国农;从视听教育到信息化教育——我国电化教育25年[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建平;计算机技术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徐红彩;浅议高校信息化学习资源中心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3 张有录;陈进;;关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宋洪流,李龙济;高校电化教育面临若干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5 李艺;在实践层面上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下)[J];电化教育研究;1999年05期
6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7 李們;计算机辅助教学任务指向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8 董德平,马成龙;多媒体组合教学与体育教学改革[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9 沙景荣;深入课堂 深入教学 深入学科——南国农先生媒传教学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0期
10 张景生;现代教育中的教师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凤梅;胡又农;艾伦;;《电化教育研究》网络引文分析研究——网络资源,距离我们还有多远?[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赵颖;;武威卫生学校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报告[A];2005年成人教育协会年会暨和谐社会与成人教育论坛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建生;图像元数据特征提取及其在检索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杨才林;“作新民”、“唤起民众”[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5 江卫华;协同学习理念指导下的课堂互动设计、分析与评价[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卫国;数字化聚合环境中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馥毓;教育的效率测度与人力资本理论的深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汪基德;中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与反思[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书林;“GX实验”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和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冯霞;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件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探讨[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兴红;教育技术观念的变迁和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5 梅龙宝;基于校园网络视频点播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实现[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琼;教育技术的变迁与高等教育大众化[D];湘潭大学;2002年
7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朱书强;网络远程教育中教学过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维宽;CALL与中学英语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赫;元教育技术理论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现代生产与现代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2 顾明远;新的科技革命和教育的现代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3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位——二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南国农;新世纪信息化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推进“14345工程”[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7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成——三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顾明远;试论网络文化对传统教育的冲击[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9 李龙;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阶段(下)——四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10 南国农;高校信息化教育课程:教材教法浅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慧英;;英语教师如何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J];新课程(教研);2011年08期
2 代军娜;;农村中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之我见[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1年05期
3 陈丽;张玲;周虎;;宁夏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年Z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谷麦征;费玮;张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与分析[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2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健;我国移动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D];吉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关于教育技术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探索——南国农和萧树滋的电化教育思想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4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4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