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几个学科标志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几个学科标志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针对知识形态的教育技术学科,采用文献分析等方法,从学科形成和发展若干标志的角度,即学科基本内涵、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分析和探讨了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透过该学科诸多的分歧,试图把握该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基本面貌、学科核心内容,以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和理解这个学科。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育技术 学科标志 基本内涵 研究对象 学科性质 研究方法 理论体系
【基金】: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课题编号:DCA070186)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学科”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按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它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可理解为某类知识或学问,属于学术研究范畴。第二种是:专业科目的分类。指高校教学、科研等单位对人才培养、教师教学、科研业务隶属范围的相对界定,带有教育管理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文光,张文兰,何克抗;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2 李康;教育技术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3 张倩苇;;设计研究:促进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4 汪晓东;;摒弃还是超越——“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之辨[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5 杨开城;;论教育技术之研究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0期
6 桑新民;;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通论[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1期
7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8 李运林;;论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9 任友群;詹艺;;第三只眼睛看教育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12期
10 胡寅生;;教育学是一门什么学问——一场持续不断的探究与争论[J];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自力;CAI的理论基础和以学为中心的课件设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2 秦建兴;;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滕瀚,唐智松;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戴宗红;;E-learning与深化高职实训改革[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5 李茂才;;高职园林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娄底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1期
6 蔡冠群;张新民;;对教育技术定义演变的分析与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张舒予;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与教育现代化[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8 赵巍;将多媒体技术转化为教学效益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左建军;徐麟;;中医院校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10 屈洁;;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构建[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迅;;用更广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活动——以录制视频活动为例[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耿新锁;;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王运武;;教育技术学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赵玉;周元春;;基于行动研究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教学实践[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5 孙盛萍;杨皓;;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转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6 魏亚平;孙永利;李学东;宫巨宏;;工科院校中财会专业实验室建设思路的探讨与实践[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邰丽萍;;信息技术与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整合的模式探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珠珠;刘雍潜;黄荣怀;赵国栋;李龙;;《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状况的调查研究》报告[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9 刘雍潜;李龙;谢百治;潘克明;陈丽;董玉琦;韩锡斌;;《信息化进程中的教育技术发展研究》课题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10 吴於人;倪忠强;王祖源;;论高校通用型课程教学网络系统的通用性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承波;信息时代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变革及其运行机制[D];厦门大学;2002年
3 马治国;网络教育本质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闫寒冰;信息化教学的助学事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徐晓雄;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加涅思想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唐燕儿;中国远程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梁林梅;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绩效技术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欢欢;面向国际化的高校教师核心素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超;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孟宪翔;网络电视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苏理;本溪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逯昌浩;学习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孙中义;高等教育信息化用户满意度主成分分析与评价[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10 徐送林;知识时代大学生个人学习环境的构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明远;对教育定义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黎加厚;e-Education:电化教育的新定义──关于《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英文译名更新的建议[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3 李克东,谢幼如;构筑数字化教育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教育技术研究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李龙;教育技术学科的定义体系——一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李祺;论信息化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6 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7 刘瑞儒;黄荣怀;;也谈教育技术学的逻辑起点[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8 高丹丹;;教育技术学科定位的思考——技术应用与研究为主的学科[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9 郑旭东;张学波;;美国教育技术专业建设现状之管窥:挑战与探索[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10 南国农;世纪之交,电教者的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春;;巧选研究对象[J];中学物理;2003年12期
2 刘颜玲;;论吕o偂拔ㄊ睹姥А薄泄姥Ю砺坌翁奶铰氛遊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3 封磊;;十年来中共党史学理论研究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4 杜林涛;;浅析体育统计学的发展历程[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5 王立仁;;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冯用军;;试论新科举学的范畴体系与学科定位[J];教育与考试;2011年03期
7 翁凤翔;翁静乐;;商务翻译学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8 邱荣;;浅谈中学物理教学中研究对象的选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9 陈景太;孟宪松;;转换研究对象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例析[J];中学物理;2011年15期
10 陆建兰;;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爱旺;;水分利用效率的基本内涵及正确使用[A];农业工程科技创新与建设现代农业——2005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分册[C];2005年
2 李永文;;关于旅游学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张秋成;;语言逻辑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A];逻辑教学·知识创新·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丁宇;石秀华;;论新形势下政府行政能力的基本内涵[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毛克平;;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炜;张智敏;;有效人力资本的基本内涵与实证解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焦绪文;张华阳;常明;;对郑煤集团实施“三化”精细目标管理的研究[A];全国煤炭企业精细化管理优秀论文集[C];2008年
8 焦见修;;树立科学依法行政监督观 推动招投标工作科学发展[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李锡海;;与犯罪学学科地位相关的几个问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田汉族;;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思考[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有机农业的基本内涵[N];农民日报;2001年
2 哲学所 李景源;把握学科性质 加强学科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无锡市地税局涉外分局局长 侯平;把握科学税收发展观“五个基本内涵”[N];江苏经济报;2004年
4 毛克平;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和途径[N];学习时报;2005年
5 李曜明;教育管理学的五个发展趋势[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杨思远;突破二元板块式结构的民族经济学[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记者 林世钰;要围绕四个重点问题进行研究[N];检察日报;2007年
8 白清平;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重大意义[N];陕西日报;2005年
9 侯且岸;“史魂”: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法[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徐志宏;探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N];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绿叶;干部制度中“以人为本”理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徐泉;国家经济主权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3 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吉林大学;2006年
4 徐俊杰;开远市暗娼人群HIV/STIs发病率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年
5 陈宏;论现代心理学研究方法[D];吉林大学;2006年
6 徐斐;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7 邢建民;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对中国艾滋病流行的影响:一项以网络为平台的MSM人群调查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8 余大海;血压对膳食补钾反应性的遗传关联研究及血压与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9 任建松;林县幽门螺杆菌、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与胃癌和食管癌风险的前瞻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10 李琦;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影像学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林静;旅游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地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2 苏庆富;体育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赵玉红;论受教育权及其法律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4 李建华;关于辩证逻辑学科性质的辨析[D];河南大学;2009年
5 花胡安;浅议刑法因果关系论的研究对象[D];安徽大学;2005年
6 陈燕;字幕翻译的技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冯旭洋;语文学科性质观、语文教学目的观的发展百年[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钟暗华;论心理学中的科学主义及其人文缺失[D];吉林大学;2008年
9 李庆雷;旅游概念规划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凌凤;社会语言学基本理论问题审视[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形成与发展——几个学科标志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8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38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