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开出生命之花——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生命哲学
本文关键词:让教育开出生命之花——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生命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中一直贯穿着一种教育的生命哲学。杜威把教育看作是有生命的,并且把每个受教育者都看成一个有生命的、不断成长的、独一无二的个体,所以他提出教育要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的规律,为生命的成长提供保障。杜威教育生命哲学启示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生命存在和每个生命的差异性。探索教育的生命真谛应该从教师入手,培养教师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情感,增强对教师发展的生命关怀,摆脱传统的师生角色,探索师生之间最真诚的、具有生命关怀的交往。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生命哲学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美国著名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深刻地描述了教育的内涵与教育目的。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1]123。杜威并不是说教育没有目的,而是说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这个目的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而在教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澜;校长今天应该怎样学习?[J];中小学管理;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威琳;观虎[J];小学生作文辅导(快乐语文版);2005年Z1期
2 赫·М·克利巴德 ,单中惠;杜威轶事:杜威与一个意大利男孩[J];比较教育研究;1989年05期
3 漆新贵;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一种批判性评价[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4 黄岭峻;杜威来华二题[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黑哨;杜威期待飞翔[J];当代体育;2001年35期
6 刘集林;评《杜威与中国》[J];历史教学;2002年02期
7 张良才;杜威来华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8 单中惠;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J];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9 元青;五四时期杜威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主张评述[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10 诸惠芳;重新解读杜威——《现代教育的探索》评介[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玉飞;;理想与热情的教育实践者——三位美国教育家与设计教学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3 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蔡芳;罗祖兵;;教育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目的——杜威“教育无目的”论的现实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王颖;;蒋梦麟教育思想探析——兼谈蒋梦麟与杜威教育思想之关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6 庞丹;秦书生;梅其君;;杜威哲学中的系统整体论思想探析[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7 李申申;;杜威交互作用思想述评[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8 何成刚;;杜威教育学说与蒋梦麟的学校历史教育革新思想[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9 张巍;;杜威道德教育理论的探讨[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四)[C];2009年
10 李申申;;杜威交互作用思想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柳新(北京大学);杜威与孔子:互镜的哲学家[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2 实习记者 亢春燕;第二届感动内蒙古人物颁奖盛典举行[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理查德·J.伯恩斯坦(Richard J.Bernstein) 阎勇译;创造性的民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杨捷;走进杜威的思想深处[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彭国华;重写大哲的心路历程[N];中华读书报;2002年
6 田光远;杜威哲学解读技术文化时代[N];社会科学报;2004年
7 陈华;中国球员身价多少[N];解放日报;2004年
8 郭洪体(东南大学艺术系);哲学家杜威:艺术即经验[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9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胡乐乐;热衷现代教育理念不该忘记杜威[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单中惠;杜威:“西方孔子”在中国(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褚洪启;教育观念的变革[D];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
3 郭力;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生命意识[D];河南大学;2002年
4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徐雁;艰难的言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肖晓玛;杜威美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8 张梅;杜威的经验概念[D];复旦大学;2008年
9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10 贾媛媛;艺术与经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国民;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3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肖卫兵;杜威课程论的后现代意蕴[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灵;杜威教师观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润芝;论杜威的民主主义社会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周肖奕;杜威与美国教育的实用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葛琦;试论蒋捷词的生命意识[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肖明全;论杜威的课程理论及其现代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余庆东;对陶行知与杜威教育哲学思想比较及思考[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让教育开出生命之花——论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教育生命哲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8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6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