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校和教室层面的教育机会公平——达林-哈蒙德的教育公平思想初探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校和教室层面的教育机会公平——达林-哈蒙德的教育公平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美国教师教育专家达林-哈蒙德的教育公平思想在当代美国教育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她关注学校和教室层面的教育机会平等,关注少数民族和低收入家庭学生,强调平等分配具备资格许可的教师,学生平等接受高质量教学和高能力要求的课程,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学业成功的机会。为此,必须调整教育政策,加强教师教育,改进教学和改革课程。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达林-哈蒙德 教育机会公平 学校和教室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2008年度重大研究项目“和谐社会视野下基础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的政策研究”(课题编号:2007JJD870229)的子课题研究成果
【分类号】:G40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更加深化,并凸现出新的研究特点,即超越了社会和地区层面教育机会公平的宏观研究,更加深人到学校和教室层面教育机会公平的微观研究。具体来讲,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学校教育的课程和进程上,关注教学、课程以及教师的质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国光;高贵忠;;社会分层与教育机会分配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陈超;;大学的专业建构范式及其效用[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傅松涛;苗丽;杨晓锋;;教育考责制与美国政府教育责任的强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傅松涛;李雨锦;;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超生态均衡[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闫引堂;;教育扩张的新制度主义分析经验与理论研究进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12期
6 姜雅珉;;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姜雅珉;;试论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如何体现教育公平[J];成都医学院学报;2007年Z1期
8 李喜燕;王军杰;;美国基础教育择校制度及其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张萍萍;;我国高职教育功能偏差的表现及原因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1期
10 晏小敏;;教育公平的多维度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鹭娟;李朝平;;“教育过度”问题研究综述[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振存;文化视阈下城乡教育公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孙启进;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亓俊国;利益博弈:对我国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6 孙继红;我国区域教育发展状况评价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高耀;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8 周倩;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延文;临清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唐晋;课堂教学公正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耿丽娟;语文新教材在农村小学施教中的适应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费翔;校外教育公益性活动的结构化生存[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慧兰;陕西省教育公平与教育效率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李萌;课堂教学公平深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陈建波;重庆市黔江区农村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周远亮;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地区琴行办学调研[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10 王学峰;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江;美国的工程教育与实践(我们的未来技术——经济基础)[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86年02期
2 申沛;张涛;向佳玲;;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学籍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18期
3 姚永福;教育机会公平的体制性问题[J];中国发展观察;2005年03期
4 韩丰;少数民族学生突击八个月可以用汉语、文学习大学专业——西北民族学院铁道系进行汉语文教学的经验[J];民族研究;1960年05期
5 范培廉;;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发展壮大的喜讯[J];中国民族;1982年10期
6 白树荣;罗泽权;李晓明;;教育是脱贫的关键——禄劝县民族教育采访札记[J];中国民族;1990年07期
7 天舒;;美国少数民族受高等教育的情况[J];世界教育信息;1995年12期
8 才旦;;民族院校学生文学写作的心理与知识准备[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9 白浩波;;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三语”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10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海波;;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A];西部省区市社科联第四次协作会议暨西部发展能力建设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KarlHeinzMommertz;朱德芳;;冷轧生产高质量薄板的保证[A];1999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下)[C];1999年
3 ;创造高质量 铺就成功路[A];2001年度全国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经验汇编[C];2002年
4 李湘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与教育机会分布公平性研究——基于中国18城市居民家庭教育选择支出的实证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郭子孟;;浅谈少数民族学生的管理教育[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毕云天;;高质量开放性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A];浙江省生理科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罗志勇;周钢;陈湘晖;陆秋恒;胡维新;;高质量植物基因组DNA的分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8 杨建荣;田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管理工作——对云南农业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特点及管理对策的思考[A];农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云南省农业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沈林;;中国城市里的少数民族聚落[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10 周小西;王红飞;;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就业相关问题的小型调查及分析[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杨艾青;托县全力帮扶少数民族脱贫[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6年
2 本报通讯员 王英邋本报记者 张梅 实习生 张晶晶;让少数民族孩子享受艺术教育[N];陕西日报;2008年
3 记者 王建宏;宁夏教育“扩量”转向“提质”[N];宁夏日报;2009年
4 苏新发 聂俊;伊旗打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旗的调查与思考[N];鄂尔多斯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蒋夫尔;新疆:让少数民族学生上好学[N];中国教育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蒋夫尔;昌吉州确保公平录取少数民族学生[N];中国教育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市关工委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专项助学基金[N];闽东日报;2008年
8 肖静芳;少数民族学生考研:优惠颇多[N];中国民族报;2007年
9 张兵;四措并举促进少数民族教育事业[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谢依然;流动留守贫困儿童冬令营活动今日启动[N];阿克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红伟;高质量氧化锌薄膜和低维结构的制备及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2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卫英;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炳生;低温生长高质量氧化锌薄膜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2年
5 赵义山;明散曲史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李智华;KTN薄膜制备与PLD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姚然;MOCVD异质外延硅基ZnO和SiC薄膜及其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郑白玲;特与不特[D];西南大学;2008年
9 周建;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高质量金刚石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雷森;基于金融抑制的我国企业债务期限结构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宝满;广西少数民族高中校园制度文化的哲学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丽丽;内地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3 张立玉;如何提高少数民族英语专业学生的交际能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建军;新疆普通本科院校少数民族学生专业汉语教学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5 赵洁;少数民族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6 唐友军;湘西南少数民族语言习得特性及其对当地英语语言环境构建的启示[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7 陈嘉云;关于维吾尔族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张伟文;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思;高校招生中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程跟锁;西北师范大学少数民族贫困生资助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学校和教室层面的教育机会公平——达林-哈蒙德的教育公平思想初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49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64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