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技术论文 >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迁移

发布时间:2017-06-25 22:01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迁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提高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应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是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根本目的。本文在分析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中影响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单位】: 山西省电化教育馆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技术能力 培训迁移 中小学教师 技术能力培训 小学教师教育 教学实践 培训效果 影响因素 迁移气氛
【分类号】:G635.1
【正文快照】: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世界各国都将教育改革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和教育改革的进行,促进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2004年12月,《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正式颁布,说明人们已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戴锡莹,王以宁;柯氏成效评估模式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评估的启示[J];电化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2 李玮,杜健梅;企业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J];企业管理;2002年07期

3 金招弟,孙瑾,徐斌,袁山林;培训,为何老是走样[J];企业管理;2003年11期

4 吴怡;龙立荣;;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波涛;王海萍;;浅议如何提高员工培训转化的效果[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2 秦伟平;汪全勇;石冠锋;刘文霞;;新疆建设兵团农场人力资本投资模式探讨[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年03期

3 林杰;;浅谈如何提高员工培训效果[J];经营管理者;2009年02期

4 林万新;;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陈霞;;教师专业发展效果评价模型评析——以Guskey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模型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孔林;;新课程下教师培训迁移因素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01期

7 秦伟平;汪全勇;;浅析企业人力资本投资[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03期

8 郐红艳;杨雪萍;江新;黄荣怀;;基于CIPP模型的教育信息化项目评估方法——微软“携手助学”项目年度评估[J];教育信息化;2006年20期

9 张煜;;我国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和对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9期

10 何丽君;;培训迁移的管理策略研究[J];理论导刊;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友梅;符号空间复杂信任心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少伟;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有效培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雷一中;高露洁公司培训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3 顾铮;中小学英语教师出国培训评估模型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盛勇;关于电力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8年

5 朱毅雅;任务驱动法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赵本纲;农村中小企业员工职业培训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龙彦;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中级)培训效果评估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钟珊;企业培训有效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9 刘燕平;以绩效技术为导向的E-Training在线培训系统的研究和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10 吴蕊;培训迁移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静;对我国国有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研究[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王鹏,杨化冬,时勘;培训迁移效果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1期

3 吴雯芳;企业员工培训的基本原理与技术[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9年09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汤冬霞;保险推销员营销能力及培训迁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怀,刘雍潜,张进宝;《标准》制定的背景[J];中国教师;2005年03期

2 李克东,邱玉辉,王珠珠,何克抗;《标准》制定的思路与意义[J];中国教师;2005年03期

3 何克抗;《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J];中国教师;2005年03期

4 朱文英;;一个专业化的标准任重道远的实践——何克抗教授谈《标准》[J];教育信息化;2005年12期

5 黎加厚;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高级培训与研究型教师的成长[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7期

6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初见成效[J];教育信息化;2006年Z1期

7 张进宝;黄荣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发展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信息化;2005年12期

8 王陆;;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将跨越式前进[J];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1期

9 黄荣怀,张进宝;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试行)》的对话[J];信息技术教育;2005年03期

10 ;云南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实施工作情况[J];教育信息化;2005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成净;;教学案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梯[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2 孙生礼;;微型课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便捷之径”[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沈洁;张进宝;董慧;;关于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内涵及课程体系的研究[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4 陈妮娅;;校本课程背景中的教师专业成长[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5 刘赣洪;危文斌;;教育叙事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臧超英;;教师心理健康及其维护问题面面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建构中的关键问题[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廖香武;;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本质与人格特点[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8 汪家宝;;美国E-learning理念的产生与发展[A];教育技术的创新、发展与服务——第五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上册)[C];2006年

9 蔡玉敏;杨志常;;跨世纪中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结构[A];跨世纪园丁工程论丛[C];2000年

10 汪昌树;潘建强;罗林佳;;珠海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探讨[A];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丁雷;为教师专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翅膀”[N];大连日报;2009年

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毕景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抓住四个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 山岚小学 唐亚;加强读书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梁杰;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普格:培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N];凉山日报(汉);2009年

6 余姚中学校长 葛云中;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平台[N];光明日报;2003年

7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8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校长 程和方;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9 顾琴;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周俊宏;网络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危机[N];江苏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涂怀京;新中国中小学教师法规研究(1949—2000)[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韶峰;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及其纠纷的处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赵中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匡红云;饭店员工培训迁移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青岛大学;2003年

2 段晓明;英国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探析及启示[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刘z巡

本文编号:483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483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2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