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为了阐明教育发展的历史与规律,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注重精英思想与制度形成,而忽视了教育中的人及其活动本身。教育史学的理论品性不断地得到提升,却对当代教育实践的变革缺乏足够的关注。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强调教育史研究在对当代教育生活的关注中理解教育变革的历程,重新确立人及其活动在教育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走向生活的中国教育史研究,意味着教育史研究视线的下移、研究范式的变革和表述方式的更新。教育口述史作为实践品性视域下教育史研究的一种形态,正日益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史研究实践中。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实践品性 关注当代 走向生活 教育口述史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教育活动史研究”(课题编号:DAA090143)
【分类号】:G529
【正文快照】: 海登·怀特(Hayden White)认为,“历史学科是彻头彻尾地反理论的。它思索的是实践,是对于实践的反思”[1](P15)。然而,纵览中国教育史学在中国确立与发展的百年历程,中国教育史研究一直秉持的是以教育思想史与制度史取向为主的研究范式,以致于“教育活动的经验形态在可编码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邬志辉;;论教育实践的品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2 丁钢;教育经验的理论方式[J];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毅;试论民国时期“整理国故运动”的缺失[J];史学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2 梅雪芹;;从“人”的角度看环境史家与年鉴学派的异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马海涛;美国教学档案袋评价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4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5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陈新;论历史性与历史叙述者[J];东南学术;1999年05期
7 罗红;个人实践理论与叙事研究:解释学视野中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孙相东;地缘政治学与环境决定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赵芳;梁启超在历史规律问题上的困惑[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谢勤亮;;影像与历史——“影视史学”及其实践与试验[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2 倪梁康;;时间·发生·历史——胡塞尔对它们之间内在关联的理解[A];现代德国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音正权;刑法变迁中的法律家(1902--1935)[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刘招成;施坚雅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鞠玉翠;教师个人实践理论的叙事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吴德芳;论“后现代思想”视野下的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志永;建国初期河北省婚姻制度改革研究(1950-1956年)[D];复旦大学;2003年
7 魏天无;九十年代诗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素玲;女大学生与中国现代教育——1900-193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建漳;历史及其理解和解释[D];厦门大学;2004年
10 易东平;救人救己与害人害己[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慧;基础教育准市场化改革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永;叙事研究:教育研究中的新动向[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书贞;数学问题解决的认知分析及教学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其国;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变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海涛;美国教师教学档案袋评价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斌;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王伟杰;权力的眼睛[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立展华(詹曾明);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质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峰;在教育与历史之间——高等教育史研究四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贺国庆;外国教育史学科发展的世纪回顾与断想[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J];教育研究;2000年08期
4 田正平,肖朗;教育史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前瞻[J];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5 周洪宇;申国昌;;我国考选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兼谈我国重点高校录取名额投放问题[J];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罗志田;见之于行事: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可能走向——兼及史料、理论与表述[J];历史研究;2002年01期
7 成伯清;社会学的修辞[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8 钱民辉;涂尔干的社会学方法论与教育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贺来;实践与人的现实生命——对“生存论本体论”的一点辩护[J];学术研究;2004年11期
10 赵园,钱理群,洪子诚,吴晓东,贺桂梅,赵京华,吕晴,秦弓,田禾,范家进,赵稀方,杨联芬,段美乔,牧阳一;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实践品性视域下的中国教育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0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00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