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本文关键词: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摘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目标,而县域间义务教育发展不平衡,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方面的基本国情。要改变这一局面,实现义务教育的县域均衡发展,首先必须建构一套具有内在价值理性和现实参照意义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鉴于此,从县域均衡发展的改革诉求着手构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在当下县域县域内政决策权,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相对均衡,差距较小。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 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县域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指标体系
【基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一般项目“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2008YB036
【分类号】:G522.3
【正文快照】: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十七届三中全会则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作为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翟博;;教育均衡发展:理论、指标及测算方法[J];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2 范国睿;政府·社会·学校——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现代学校制度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3 项继权;;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战略选择[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善迈;;教育公平的分析框架和评价指标[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林涛;成刚;;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经验研究——基于浙江省普通小学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贺亚兰;李志祥;;研究型大学筹措办学资金的思路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罗德红;;创生中国教育学派的知行互建之路——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学校变革理论综述[J];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04期
5 王丽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视野中的政府高教职能[J];长白学刊;2008年04期
6 张瑜;;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分析[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王霞;;学校安全教育制度——现代学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年11期
8 周伟;樊曾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野下的政府改革[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崔慧广;;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测度指标与方法的研究[J];创新;2010年02期
10 张霞;;关于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性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莉红;;学校竞争力的概念及其经济学解释[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刘玉;;县际义务教育均衡指标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陈平水;靳钰炜;;山西省义务教育择校问题的研究——从校际教育资源配置的角度[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栗玉香;;指数化监测:义务教育均衡效果评估的新视角——北京市的实证分析[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崔慧广;;义务教育财政均衡制度与政策的设计框架——基于公众对教育均衡发展的需求[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候玉娜;;县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研究——基于广西省十三区县初中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夏雪;;县域内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林涛;基于校级数据的省域内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刘耀明;论教学的差异性均衡[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卢晓旭;基于空间视角的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均衡性测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志雄;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6 陈世伟;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卜晓军;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8 薛嘉春;区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乐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失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徐浩斌;构建学校——社区教育共同体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洪培峰;关于上海市区、县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的职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滕建河;高等教育X低效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张玲;我国公立大学治理结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范亮;学校经营中校长角色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8 黄道香;公办转制学校产权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9 沈俊强;从近十年择校政策的演变看我国公立学校体制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树峰;建立中国校长问责制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曙光;;论制度均衡和制度变革[J];经济研究;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军虎;;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2 陈世伟;徐自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汤兆平;甘卫华;;区域高等教育均衡性满意度指标体系的设计[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08期
4 彭世华;;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省级目标和标准研究的概念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年09期
5 汪萍;徐小林;;江苏人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构与应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刘光余;;论我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取向、范式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25期
7 庞晶;毕鹏波;鲁瑞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评述与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16期
8 范晓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观[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9 范晓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10 褚可邑;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构想[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军德;梁学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第38分会场、科学发展与土地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论文集[C];2005年
2 焦越平;;城市可持续发展环境预警系统的指标选取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3 马炳厚;梁蜀忠;孙金立;;军队院校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探析[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4 沈有禄;;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指标体系建构[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杨志;陈静;陈华;佟颖;叶浩;;建设武昌环境友好型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6 谭强林;黄祖明;;湖南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现状及评价[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曾嵘;魏一鸣;范英;李之杰;;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8 吴尚昆;吕宾;;矿产资源领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姚建华;;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与流通现代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霍永伟;罗建美;;河北省设区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分析[A];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资源经济与规划专业委员会2006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褚宏启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建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指标与标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戴琳;大力彰显武侯群众文化魅力 强势推进公共文化均衡发展[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宋时春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在流动中寻求均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余之 整理;民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陈伟:寻求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均衡发展之道[N];证券日报;2009年
5 记者 宋华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N];河南日报;2011年
6 齐齐哈尔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金伟;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上)[N];齐齐哈尔日报;2011年
7 ;2009年我市教育重点工作六大看点[N];无锡日报;2009年
8 刘燕华 刘占凡;丁庄镇学前教育实现均衡发展[N];东营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赵旭;盛伯浩:国产数控机床软硬件需均衡发展[N];机电商报;2010年
10 记者 刘海英;高科技和创新是英经济均衡发展的关键[N];科技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令平;西北地区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于发友;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冯鸿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邱白莉;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海兴;退耕还林工程社会影响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彭继红;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7 王大虎;经济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8 蔡正茂;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评估的方法学和指标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赵铁珍;美国白蛾入侵对我国的危害分析与损失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李丰生;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佳娟;哈尔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国华;陕西省投资环境评价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3 黄爱兰;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丹;二战后美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军宣;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6年
6 王娜;义务教育区域均衡发展的财政供给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盖玉欣;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崔红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崔慧广;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财政体制创新[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芳;改善高等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5268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ykj/526887.html